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May 03
Hyun-MinKim,ZifeiLiu
LSD2 Is an Epigenetic Player in Multiple Types of Cancer and Beyond.
Epigenetics & Chromatin
组蛋白去甲基酶是负责从组蛋白中去除甲基的酶,已成为调节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动力学的关键参与者,从而影响各种细胞过程。 LSD2 和 LSD1 由于与癌症相关而引起了人们对这些去甲基化酶的极大兴趣。然而,虽然 LSD1 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 LSD2 尚未得到同等程度的认可。在本研究中,我们对LSD2和LSD1进行了全面的比较,重点探讨LSD2的含义。虽然两者结构相似,但 LSD2 也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功能上,LSD2 显示出多种作用,特别是在癌症中,其作用具有组织依赖性。此外,LSD2 的作用不仅限于组蛋白去甲基化,还影响 DNA 甲基化、癌细胞重编程、E3 泛素连接酶活性和 DNA 损伤修复途径。这项研究强调了 LSD2 的独特作用,深入了解它们对癌症和其他细胞过程的贡献。
Visits: 8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May 10
MadhumathyGNair,Apoo...
Elucidating the Role of MicroRNA-18a in Propelling a Hybrid Epithelial-Mesenchymal Phenotype and Driving Malignant Progression in ER-Negative Breast Cancer.
Epigenetics & Chromatin
已知导致 microRNA (miRNA/miR) 差异表达的表观遗传改变可调节肿瘤细胞状态、上皮间质转化 (EMT) 和乳腺癌转移的进展。本研究探讨了 miRNA-18a 在介导混合 E/M 细胞状态中的关键贡献,这种状态对于侵袭性 ER 阴性乳腺癌亚型的恶性转化和肿瘤进展至关重要。结合公共数据集中的基因表达数据,在患者来源的乳腺肿瘤样本中评估了 miR-18a 的表达状态和相关效应,并在体外和体内乳腺癌模型系统中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的临床相关性得到了人类乳腺肿瘤标本(n = 446 名患者)的证实。研究发现,在 ER 阴性肿瘤中观察到的 miR-18a 表达下调可促进混合上皮/间质 (E/M) 细胞的富集,这些细胞具有管腔属性、增强的迁移特性、干性、耐药性和免疫抑制。对 miR-18a 靶标的进一步分析强调了这些肿瘤中可能存在缺氧诱导因子 1-α (HIF-1α) 介导的信号传导。这是一份最重要的报告,验证了 miR-18a 在乳腺癌中的双重作用,即基于激素受体表达的亚型特异性。该研究还提出了低 miR-18a 水平与随后杂合 E/M 细胞富集、ER 阴性肿瘤亚组迁移和干性增加之间的新关联,这可能归因于 HIF-1α 介导的信号传导。结果强调了通过分析 miRNA 特征将 ER 阴性疾病分层为临床相关组的可能性。
Visits: 8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May 07
QibinWu,XinyueGao,Yi...
Integrating Epigenet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to Reveal the Involvement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in Oridonin-Induced Reproductive Toxicity.
Epigenetics & Chromatin
冬凌草甲素是中药冬凌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的治疗。然而,冬凌草甲素因其生殖毒性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且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冬凌草甲素诱导 HTR-8/SVneo 细胞损伤的机制。通过整合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通过荧光成像、RT-qPCR 和蛋白质印迹发现并证实了冬凌草甲素诱导的生殖毒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改变了 m6A 水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内的代谢水平。此外,冬凌草甲素还会引发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导致 WNT6、β-连环蛋白、CLDN1、CCND1 和 ZO-1 蛋白水平显着下降。这表明冬凌草甲素诱导的细胞毒性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和紧密连接的破坏,最终导致HTR-8/SVneo细胞的损伤。
Visits: 8
Epigenetics & Chromatin
2024 May 24
RaishalSafdar,Aastha...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 modulations in the genesis of thrombosis.
Epigenetics & Chromatin
血栓形成是一种凝血障碍,是由于凝血、纤溶和免疫因子水平改变而发生的,而这些因子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可维持止血。在这里,我们回顾了多功能核酶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在血栓发病机制中关键基因和细胞过程表达中的直接和间接参与。 PARP1 的生物活性范围包括维持基因组完整性、染色质重塑、碱基切除 DNA 修复、细胞死亡应激反应、血管生成和细胞周期途径。然而,在稳态失衡的情况下,PARP1 活性与癌症、衰老、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疾病相关的受损细胞利用多种 PARP-1 功能,例如氧化损伤加剧、细胞能量学和凋亡途径、炎症介质的调节、内皮功能障碍的促进以及发病机制中 ERK 介导的信号传导。血栓形成是这样一种发病机制,其包括由于内皮细胞生化改变、血小板活化、粘附分子过度表达、细胞因子释放和白细胞粘附而导致的凝血级联加剧。因此,血栓形成中内皮细胞和炎症细胞的激活暗示了 PARP1 激活在血栓形成中的潜在作用。本文探讨了 PARP1 激活对血栓形成病因的直接影响,并讨论了 PARP1 介导的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和疾病表现中的表观遗传调控。了解与血栓形成相关的 PARP1 功能可以阐明新的发病机制,并通过针对 PARP1 活性的新治疗干预措施帮助更好地管理疾病。© 2024。作者获得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LLC(Springer Nature 旗下子公司)的独家许可。
Visits: 6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Apr 25
Jae-HwaLee,Mi-RiGwon...
Alterations in Plasma Lipid Profile before and after Surgical Removal of Soft Tissue Sarcoma.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成人癌症的 1%。已知它有 70 多种亚型。它的稀有性,加上其不同的亚型,使得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目前 STS 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为了确定 STS 的预后和病理生理学,我们对 24 名接受手术肿瘤切除的 STS 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血浆样本进行了非靶向代谢分析。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分析。鉴定出 39 种推定代谢物,包括磷脂和酰基肉碱,表明脂质代谢发生变化。术后样本中磷脂含量增加,而酰基肉碱含量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复发的患者术前溶血磷脂酰胆碱 (LPC) O-18:0 和 LPC O-16:2 水平显着低于未复发的患者。代谢分析可以识别对脂质合酶抑制剂敏感的侵袭性肿瘤。我们相信,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阐明 STS 的病理生理学,并有助于开展这种罕见恶性肿瘤的进一步代谢研究。
Visits: 10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May 22
LongmeiJia,Xiaoqiang...
Comprehensive prognostic and immunological analysis of Cullin2 in pan-cancer and its identific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作为 Cullin 家族的成员,Cullin2 (CUL2) 参与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生和扩散。然而,CUL2在人类癌症中的确切作用仍然很大程度上难以捉摸。在本研究中,应用各种数据库来观察CUL2的表达。采用 Kaplan-Meier 和 Spearman 相关分析来研究 CUL2 水平、患者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潜在联系。此外,在免疫治疗队列中研究了 CUL2 与免疫治疗疗效之间的关联。此外,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THPA)数据库观察细胞中CUL2的表达和分布。最后,通过临床组织标本和体外功能测定来验证CUL2在肝细胞癌(HCC)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虽然不同器官和细胞类型之间CUL2表达存在差异,但其显着上调存在于大多数肿瘤组织中。此外,CUL2基因突变常见于多种癌症,且突变率较低,且与部分癌症患者的预后、部分免疫调节因素、TMB、MSI、MMR基因、DNA甲基化等密切相关。此外,我们的结果发现,下调CUL2会抑制增殖和迁移能力。CUL2的表达对各种肿瘤的预后有影响,并且这种相关性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它与肿瘤内免疫细胞的浸润显着相关。 CUL2 是一种促进 HCC 进展的癌基因。
Visits: 7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ChitoPIlika,GeorgeUE...
Effects of speculum lubrication on cervical smears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窥镜润滑可能有助于减轻子宫颈抹片检查过程中所经历的疼痛,从而增加宫颈癌筛查和重复检测的采用率,但有人担心它会干扰细胞学结果。 确定和比较宫颈细胞学涂片的充分性和平均值在使用或不使用窥器润滑的情况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的疼痛评分。这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对象为 132 名在尼日利亚三级医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 66 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凝胶”组和“无凝胶”组。使用润滑窥器(“凝胶组”)或未润滑窥器(“无凝胶组”)从每个参与者收集巴氏涂片。主要结果指标是宫颈细胞学涂片不满意的女性比例和平均数字评分量表疼痛评分,而次要结果指标是愿意重复检测的女性比例以及巴氏涂片结果的细胞学诊断.两组的基线社会人口变量相似。两组宫颈涂片结果不满意的比例无显着差异(13.6% vs. 21.2%,p = 0.359)。然而,凝胶组的平均疼痛评分显着低于无凝胶组(45.04 vs. 87.96;p<0.001)。每组中有相同比例的参与者(90.9% vs. 90.9%;p > 0.999)愿意将来重复宫颈涂片检查。窥器润滑并不影响宫颈涂片的充分性,但显着减轻了宫颈涂片检查过程中所经历的疼痛。巴氏涂片收集。此外,它并没有显着影响未来重复宫颈涂片检查的意愿。该试验在泛非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具有唯一的标识和注册号:PACTR2020077533364675。版权所有:© 2024 Ilika 等人。这是一篇根据知识共享署名许可条款分发的开放获取文章,允许在任何媒体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注明原始作者和来源。
Visits: 9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4 May 24
JaraEloísaTernero-Ve...
Impact of hyponatremia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Internal Medicine units: Hyponatremia in Internal Medicine units.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低渗性低钠血症对内科住院患者的影响及其临床和演变特征。对西班牙南部 5 家医院低渗性低钠血症 (<135 mmol/L) 患者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研究。根据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10 月期间每两周进行的点患病率研究,通过评估人口统计、临床、分析和管理数据,纳入患者;随后对每位患者进行 12 个月的随访,在此期间评估死亡率和再入院率。总共纳入 501 名患者(51.9% 为女性,平均年龄 = 71.3 ± 14.24 岁),低钠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 8.3%。平均合并症率为 4.50±2.41,最常见的诊断为心力衰竭 (115) (23%)、呼吸道感染 (65) (13%) 和肿瘤病理 (42) (6.4%)。在低钠血症病例总数中,180 例(35.9%)为高血容量,164 例(32.7%)为低血容量,157 例(31.3%)为血容量正常。总共 87.4% 的人没有接受额外的诊断测试来确定病情的根源,30% 的人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医院死亡率为 15.6%,平均住院时间为 14.7 天。血容量正常和入院低钠血症与入院期间发生的低钠血症与较低的死亡率显着相关(P = .037)。 1 年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很高(分别为 31% 和 53% 的患者)。低钠血症在内科领域很常见,其中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是最常见的类型。入院期间和随访期间死亡率较高;然而,这种情况的临床管理仍有改进的余地。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 Wolters Kluwer Health, Inc. 出版
Visits: 6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4 May 24
HongmeiGuo,TingWang
Predictive role of Naples prognostic score for survival in esophage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为进一步明确食管癌患者治疗前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的预测价值,该评分根据血清白蛋白浓度、总胆固醇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进行计算。检索截至2023年12月1日的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总生存期 (OS)、无进展生存期 (PFS) 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 (CSS) 是终点,结合风险比 (HR) 和 95% 置信区间 (CI) 来评估 NPS 对生存的预测作用。根据病理类型和治疗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我们的分析纳入了10项回顾性研究,共2250例病例。汇总结果表明,较高的治疗前 NPS 预测较差的 OS(HR = 2.24,95% CI:1.57-3.20,P < .001)、PFS(HR = 3.03,95% CI:1.84-4.98,P < .001)和 CSS (HR = 2.90,95% CI:1.80-4.68,P < .001)。然后进一步按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与食管癌)和治疗(手术与非手术)分层进行 OS 和 PFS 亚组分析,结果相似。治疗前 NPS 与食管癌和食管癌的预后显着相关。 NPS 越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越差。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 Wolters Kluwer Health, Inc. 出版
Visits: 9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4 May 24
AnneCharlotteLeFloch...
Low frequency of Vγ9Vδ2 T-cells predicts poor survival in 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在几种肿瘤亚型中,与其他免疫亚型相比,Vγ9Vδ2 T 细胞浸润增加已被证明具有最高的预后价值。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类似的发现仅基于转录组数据的推断,并且尚未针对混杂因素进行评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诊断时 AML 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流式或质谱细胞术)来确定 Vγ9Vδ2 T 细胞频率的预后影响。针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诊断年龄、疾病状态、欧洲白血病网分类、白细胞增多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时间依赖性协变量)进行了调整。该队列由 198 名新诊断的 AML 患者组成。通过单变量分析,诊断时 Vγ9Vδ2 T 细胞较低的患者的 5 年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显着较低。这些结果在多变量分析中得到证实(风险比 [HR]=1.55[1.04-2.30],p=0.030 和 HR=1.64[1.06, 2.53],p=0.025)。在 Vγ9Vδ2 T 细胞较低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免疫表型改变包括一些细胞毒性 Vγ9Vδ2 T 细胞亚群的丢失以及原始细胞表面 BTN3A 表达的降低。无论 Vγ9Vδ2 T 细胞水平如何,样品都会扩增,并在体外表现出相似的效应功能。这项研究证实了淋巴细胞中 Vγ9Vδ2 T 细胞升高对新诊断的 AML 患者的预后价值。这些结果为考虑旨在增强 Vγ9Vδ2 T 细胞反应的巩固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理由。版权所有 © 2024 美国血液学会。
Visit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