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24 Aug

Ya-JiaoLiu,LiSheng,J...
[Sys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 Can Improve Survival Prediction of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Mode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建立基于全身炎症指标预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模型,并研究新模型结合炎症相关参数是否比传统模型更有效唯一预测DLBCL患者OS的临床因素。对21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向后逐步Cox回归分析筛选与OS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构建预测OS的列线图。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评价列线图的预测准确性,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和Kaplan Meier曲线评价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多因素分析证实年龄、ECOG PS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全身免疫炎症指标(SII) 和预后营养指数 (PNI) 用于构建列线图。列线图的AIC和BIC均低于国际预后指数(IPI)和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IPI,表明列线图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列线图的C-index和AUC均高于IPI和NCCN-IPI,表明列线图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显着提高,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生存结果吻合较好。 DCA 显示列线图具有更好的临床净收入。 Kaplan Meier曲线显示,根据列线图评分可以很好地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P < 0.001)。列线图结合炎症指标可以准确预测DLBCL患者的个体生存概率。
Visits: 59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24 Aug 28

CHWang,MLu,JZhao,BQH...
[Congenital bile acid synthetic disorder type 3 caused by CYP7B1 gene variation in 2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目的:总结CYP7B1基因变异引起的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3型(BASD3)的临床特征和遗传特征。方法:这是一个案例系列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及厦门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儿科2例CYP7B1基因变异所致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3型临床资料及遗传学结果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大学期间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以“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3型”“氧化甾醇7-α-羟化酶”“氧化甾醇7α-羟化酶”组合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电子数据库截至2023年12月的文献缺乏”“BASD3”和“CYP7B1肝脏”中英文。总结CYP7B1基因变异引起的BASD3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遗传特征。结果:2例BASD3患者入院,男1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个月18天、2个月7天。两名患者均出现新生儿胆汁淤积和肝肿大。生化证据表明直接高胆红素血症伴有转氨酶水平升高,而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总胆汁酸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1是CYP7B1基因变体c.525-526insCAAGTTGG(p.Asp176GInfs*15)和c.334C>T(p.Arg112Ter)的复合杂合子。口服鹅去氧胆酸 (CDCA) 后,1 号患者黄疸消退,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患者 2 的 CYP7B1 基因中的变异 c.334C>T(p.Arg112Ter) 是纯合的。患者 2 已处于肝衰竭状态,并且对口服 CDCA 给药没有反应。 2号患者接受活体肝移植,腹部增强CT显示肝脏肿瘤可能起源于血管。文献综述显示,中文文献中未见BASD3病例报道,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而9篇英文文献中报道了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 12例均在婴儿期出现黄疸、肝脾肿大,伴有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肾脏肿大、低血糖,部分病例出现自发性出血,其中5例表现为多囊肾。 CYP7B1基因c.334C>T(p.Arg112Ter)纯合4例,复合杂合2例。 12例儿童中,6例接受CDCA治疗,6例未接受CDCA治疗。接受CDCA治疗的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原生肝脏存活,而未接受CDCA治疗的6例患者中,无一例存活。结论:BASD3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胆汁淤积性疾病。结合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显着升高,GGT 和总胆汁酸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可以作为诊断线索。 c.334C>T 是 CYP7B1 基因最常见的致病性变异。及时给予CDCA可以挽救肝脏。
Visits: 61
LUNG CANCER
2024 Aug 22

Ke-JunLiu,Hong-RuiLi...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NSCLC with EGFR exon 20 insertions may predict efficacy of first-line ICI-combined regimen.
LUNG CANCER
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 (ex20ins) 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单一疗法具有耐药性。然而,最近的报道表明,ICI与化疗联合(ICI-combined方案)对EGFR ex20ins的NSCLC表现出一定的疗效。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因此,我们开展本研究旨在寻找EGFR ex20ins的肿瘤免疫微环境与ICI联合方案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我们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多重免疫荧光染色(mIF)来研究EGFR ex20ins的NSCLC患者的免疫微环境、L858R 和 EGFR 野生型。我们利用单细胞 RNA 测序 (scRNA-seq) 分析了 15 个未经治疗的 NSCLC 样本。另外招募30例EGFR L858R和4例野生型,通过mIF将免疫微环境与EGFR ex20ins(28例)进行比较。我们观察到EGFR ex20ins、L858R和野生型之间的细胞成分、功能和相互作用存在差异。 - 型 NSCLC。我们发现各组之间的 T 细胞和 CD8 T 细胞分布相似,但发现 ex20ins 患者的 T 细胞激活程度不低甚至更好。与野生型相比,EGFR ex20ins 肿瘤区域的浸润 CD8 FOXP3- T 细胞显着降低。与野生型组相比,ex20ins 组的 T 细胞更容易促进癌细胞炎症和上皮间质转化 (EMT)。对于巨噬细胞,ex20ins患者中有更多的M2样巨噬细胞。 ex20ins组中的M1样巨噬细胞产生的抗肿瘤细胞因子比其他组少。EGFR ex20ins的免疫微环境比L858R和野生型的免疫微环境更具抑制性,表明ICI单一疗法可能不足以满足这些患者的需要。由于免疫微环境中促肿瘤炎症和非劣质 T 细胞功能,ICI 联合方案可能是 EGFR ex20ins 的一种治疗选择。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 Elsevier B.V. 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62
LEUKEMIA
2024 Aug 27

AgataPastorczak,Zuza...
Genetic hallmark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hromothripsis in childhood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LEUKEMIA
染色体碎裂(cth)是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形式,导致一次性灾难性事件中大规模从头结构性染色体重排。它可以导致促进癌症的改变,例如肿瘤抑制基因序列的丢失、致癌融合的形成和致癌基因的扩增。我们调查了儿童 T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ALL) 患者的 cth 遗传背景和临床意义。为此,我们使用高密度微阵列对 173 名新诊断 T-ALL 儿童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进行了分析。在 10 个 T-ALL 样本 (5.78%) 中鉴定出 Cth。其中 6 例中,cth 发生于奈梅亨断裂综合征 (n = 5) 或 Li-Fraumeni 综合征 (n = 1) 的体质背景。 Cth 产生改变,包括 CDKN2A/B (n = 4) 和 EZH2 (n = 4) 的删除、CDK6 (n = 2) 的扩增以及 NUP214::ABL1 和 TFG::GPR128 融合。 Cth 阳性白血病表现出肿瘤抑制基因 RB1 (n = 3)、TP53 (n = 1) 和 MED12 (n = 2) 的缺失。 Cth 阳性 T-ALL 患者的 5 年总生存 (OS) 概率较低 [0.56 vs. 0.81;风险比 (HR) = 4.14 (1.42-12.02) p = 0.017] 5 年无事件生存率也是如此 [0.45 vs. 0.74; HR = 3.91(1.52-10.08); p = 0.012]。染色体碎裂是儿科 T-ALL 中罕见的基因组现象,但与癌症诱发综合征显着相关,并可能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2024。作者。
Visits: 5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24 Aug 25

EvaRivero-Buceta,Adr...
Prostate cancer chemotherapy by intratumoral administration of Docetaxel-Mesoporous silica nanomedic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多西他赛 (DTX) 是转移性前列腺癌 (PCa) 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法,尽管其治疗效果因强烈的全身毒性而受到限制。然而,在局部 PCa 中,瘤内 (IT) 给予 DTX 可能是一种替代方案,有助于克服传统静脉 (IV) 治疗的缺点。在此背景下,我们在这里提出了第一个体内临床前研究,通过IT注射对带有人类前列腺腺癌肿瘤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使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和DTX的纳米药物治疗PCa。研究了DTX纳米药物和游离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治疗后的生物分布和组织病理学,并与DTX静脉注射进行比较。所得结果表明,IT 注射 DTX 和 DTX 纳米药物可以精确、选择性地治疗非转移性前列腺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全身扩散,显示出比静脉注射途径更优异的活性。这使得治疗剂量减少了一个数量级,并大大拓宽了该药物的治疗窗口。此外,使用 DTX 纳米药物作为 IT 注射剂可促进强大的抗肿瘤功效和肿瘤部位的药物积累,从而改善通过相同途径使用游离药物获得的结果。版权所有 © 2024 作者。由 Elsevier B.V. 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57
Int J Biol Macromol
2024 Aug 25

YingjieJiang,Chunmei...
Delivery of natural products via polysaccharide-based nanocarriers for cancer therapy: A review on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t J Biol Macromol
癌症是由异常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引起的,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几十年来,天然产物已被证明是新型抗癌药物发现的重要来源。但它们的不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低、靶向性差阻碍了治疗效果。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已成为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增强疗效的有前途的策略。然而,构建合适的纳米载体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多糖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而被广泛用作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载体材料。基于多糖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高药物递送效率、受控药物释放和精确的肿瘤靶向性。本文综述了多糖纳米载体构建的影响因素以及多糖纳米载体在天然产物递送治疗各种癌症中的应用。它重点关注它们的体外和体内抗癌功效和机制。此外,该综述将多糖纳米载体与传统递送方法的能力和局限性进行了对比,强调了它们在实现靶向、降低毒性和优异的癌症治疗方式方面的潜力。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一新兴领域当前的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前景。版权所有 © 2024。由 Elsevier B.V. 出版。
Visits: 56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24 Aug 26

XinpingChen,YixinChe...
ZG16 impacts gut microbiota-associate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pulmonary mucosal function through bacterial metabolites.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酶原颗粒 16 (ZG16) 是酶原颗粒中发现的一种分泌性糖蛋白,在结直肠炎症和癌症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建立了ZG16基因敲除(ZG16-/-)小鼠系,我们发现ZG16缺失破坏了肠粘膜屏障和肠道微生物群,导致低水平炎症,并进一步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和炎症的发展相关的结直肠癌。同时,对小鼠粪便的代谢组学分析表明,ZG16-/-和WT小鼠之间的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它们是宿主-微生物群通讯的重要介质,可能影响小鼠的肺部炎症。事实上,ZG16-/- 小鼠在支气管哮喘模型中表现出更严重的炎症。综上所述,结果表明,ZG16 在抑制实验动物结直肠和肺的炎症和调节免疫反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 ZG16 相关的人类炎症性疾病的潜在机制。版权所有 © 2024 Elsevier B.V.版权所有。
Visits: 62
HUMAN GENETICS
2024 Aug 27

MatildeTirelli,Ferdi...
Integrative genomic analyses identify neuroblastoma risk genes involved in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HUMAN GENETICS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对于阐明神经母细胞瘤(NB)的遗传易感性具有决定性作用。 GWAS 中发现的大多数遗传变异都存在于非编码区域,这表明它们可能是基因表达致病性失调的原因。尽管如此,查明相关基因座中潜在的致病基因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整合了来自肾上腺的 NB GWAS 和表达数量性状位点 (eQTL) 数据,以确定影响 NB 易感性的候选基因。我们发现 ZMYM1、CBL、GSKIP 和 WDR81 的表达因 NB 易感变异而失调。我们通过对 NB、神经嵴和肾上腺组织的单细胞和全组织样本的 RNA 测序 (RNA-seq) 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以及通过体外分化测定,进一步研究了已识别基因的功能作用。在 NB 细胞培养中。我们的结果表明,ZMYM1、CBL、GSKIP、WDR81 的失调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元分化正常程序的早期和晚期而导致恶性转化。我们的研究结果通过强调特定基因对神经元分化的影响并强调遗传风险变异对参与关键生物过程的基因调控的影响,增强了对特定基因如何促进 NB 发病机制的理解。© 2024。作者。
Visits: 56
HEART & LUNG
2024 Aug 27

OliverSBurren,RyanSD...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telomere length in 462,666 UK Biobank whole-genome sequences.
HEART & LUNG
端粒保护染色体末端免受损伤,其长度与人类疾病和衰老有关。我们开发了一种联合端粒长度指标,结合了 462,666 名英国生物银行参与者的定量 PCR 和全基因组测序测量结果。该指标增加了 SNP 遗传力,表明它可以更好地捕获端粒长度的遗传调控。全外显子组罕见变异和基因水平崩溃关联研究确定了 64 个变异和 30 个与端粒长度显着相关的基因,包括 ACD 和 RTEL1 中的等位基因系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因中有 16% 是已知的克隆造血驱动因素,这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体细胞嵌合现象,与骨髓癌和几种非恶性疾病相关。体细胞变异分析揭示了与端粒长度的基因特异性关联,包括具有大SRSF2突变克隆的个体的端粒延长,而具有由其他基因驱动的克隆扩张的个体的端粒缩短。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罕见变异对端粒长度的影响,在与克隆造血相关的基因中观察到更大的影响。© 2024。作者。
Visits: 61
GYNECOLOGIC ONCOLOGY
2024 Aug 26

MayumiKobayashiKato,...
Excellent concordance of the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between preoperative biopsy and final hysterectomy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GYNECOLOGIC ONCOLOGY
与缺乏分子数据的分期系统相比,具有分子分类的2023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类显示出优越的区分能力。然而,子宫内膜活检数据在分子分类方面的准确性仍不确定。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前活检和子宫切除术之间分子分类的一致性,以预测手术分期前的预后。子宫内膜活检和相应的子宫切除标本于2012年至2023年间在国家癌症中心医院采集。p53和错配修复(MMR)的免疫组织化学对聚合酶 epsilon (POLE) 的所有外显子进行蛋白质和新一代测序。鉴于之前研究中 POLE mut 病例数量有限,我们准备了一个富含 POLE mut 的队列。 Cohen's kappa 估计用于确定分子和临床病理学亚组分配的一致性。在分为四个分子亚型组的 70 名患者中,33 名患者表现出 POLE 突变,15 名患者显示 MMR 蛋白表达缺失,13 名患者有 p53 异常,9 名患者没有特定的分子亚型。轮廓。活检和子宫切除标本之间的一致性为 100% (κ = 1.000)。相比之下,活检和手术标本之间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表现出中等和显着的一致性(分别为κ = 0.420和κ = 0.780)。分子亚型与手术标本的分子亚型完全一致,表明术前和术后分子分类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明子宫内膜活检可以可靠地预测预后。未来的研究应该调查基于活检的分子分析如何影响治疗计划和患者结果。版权所有 © 2024 Elsevier Inc.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