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肿瘤类器官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023 Sep 15

QingYou,FumingLiang,...
The Landscape of Biomimetic Nanovesicles in Brain Diseases.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脑疾病,如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脑损伤,是由于过度或受损的血管生成、神经炎症、免疫活化或抑制、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病毒蛋白沉积等多种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的;这构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脑疾病通常很难治疗,它阻碍了药物到达脑部的输送。仿生纳米囊泡(BNVs),包括来自各种细胞的内源性细胞外囊泡(EVs)和人工纳米囊泡(ANVs),具有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向大脑输送药物。BNVs,尤其是内源性EVs,广泛分布于体液中,并通常携带各种与疾病相关的信号分子,如蛋白质、RNA和DNA,因此它们也可用于分析和理解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综述将全面分类和表征BNVs及其参与各种脑疾病的病理生理作用,并重点介绍集成纳米技术的BNVs在脑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包括各种诊断策略和精确的治疗调控(例如免疫调节、紊乱的蛋白清除、抗神经炎症、神经再生、血管生成和肠-脑轴调节等)。我们还讨论和概述了集成纳米技术的BNVs在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展望。本文受版权保护。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Visits: 28
Autophagy
2023 Sep 15

Li-HongWang,SenWei,Y...
KPT330 promotes the sensitivity of glioblastoma to olaparib by retaining SQSTM1 in the nucleus and disrupting lysosomal function.
Autophagy
PARP(聚合酶-ADP核糖)抑制剂在多个同源重组(HR)缺陷肿瘤中展示了很大的临床活性。然而,对于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单独使用PARP抑制剂的效果并不明显。当PARP抑制剂与其他治疗药物联合使用时,显示出相当大的潜力。因此,新的联合疗法可能提高PARP抑制剂的疗效,并克服GBM中的抗药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报道了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布和XPO1(exportin 1)抑制剂KPT330同时治疗对GBM细胞具有协同的抗癌效应。机制上,我们显示KPT330在细胞核中诱导SQSTM1(sequestosome 1)的核滞留,并进一步抑制了奥拉帕尼布介导的DNA修复信号H2AX(H2A.X变异组蛋白)的泛素化作用,从而抑制了GBM中的DNA损伤应答和修复。此外,在细胞质中,KPT330阻断了奥拉帕尼布药剂引起的自噬通路的激活,降低了LAPTM4B(溶酶体蛋白质跨膜4 beta)的表达,并诱导溶酶体功能障碍,从而阻止了自噬体的降解,最终促进细胞死亡。此外,在LN229-luc小鼠正位移植模型中,联合治疗显示出明显增强的抗肿瘤疗效,与单药疗法相比。这些数据说明了奥拉帕尼布和KPT330联合口服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应用前景。
Visits: 28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3

FrancianiRodriguesda...
Biomarkers of neuropsychiatric dysfun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survivor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为评估与长期神经精神状况相关的因素,包括深度监护病房出院后测量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有65名深度监护病房幸存者。通过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完成了认知评估,使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评估焦虑和抑郁症状,使用Impact of Event Scale-6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深度监护病房出院时测量了淀粉样β (1-42) [Aβ (1-42)],Aβ (1-40),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33 (IL-33),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5 (IL-5),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血浆水平。
在与深度监护病房相关的变量中,只有谵妄与长期认知损伤的发生独立相关。此外,较高水平的IL-10和IL-6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只有IL-6独立与抑郁症相关。机械通气、IL-33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焦虑相关。没有变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独立相关。
对于幸存重症患者来说,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存在,并且其中一些结果与深度监护病房出院时测量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相关。
Visits: 34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3 Sep 15

RobertLakin,NazariPo...
Cardiomyocyte and endothelial cells play distinct roles in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dependent atrial responses and increased atrial fibrillation vulnerability induced by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 in mice.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耐力运动与心房颤动(AF)的风险增加相关。我们先前证实了在小鼠中通过剧烈运动引起的不利心房重塑和AF易感性需要感应力敏感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这些由TNF介导的效应的细胞和机制基础尚不清楚。我们研究了TNF在心房心肌细胞或内皮细胞中的割除,在此中进行了心脏对6周剧烈游泳训练的反应的研究。无论是心房心肌细胞还是内皮细胞的TNF割除,对于通过运动训练引起的心率、自主神经张力或左室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均无影响。然而,心房心肌细胞中的Tnf割除能够预防来自运动训练的心房肥大、纤维化和巨噬细胞浸润以及传导减慢和AF易感性的发生。相比之下,内皮细胞特异性割除仅减少了训练后引起的心房肥大。与Tnf割除的细胞特异性效应一致,心房心肌细胞中TNF的丧失能够阻止p38MAPKinase的激活,这是TNF信号传导的过程中应变依赖性的下游介体,而不会影响根据运动引起的心房压力评估的心房拉伸。尽管TNF在先天免疫反应和炎症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但无论急性还是慢性运动训练均未引起可测量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我们的发现表明,通过剧烈运动引起的不利心房重塑和AF易感与心房心肌细胞中的TNF存在相关性,而内皮源性的TNF的影响仅限于肥大调节。我们讨论了TNF的细胞自主效应和心房之间的细胞相互作用对心房的影响的意义。
耐力运动与心房颤动(AF)相关,而小鼠模型显示剧烈运动训练促进心房肥大、纤维化、炎症和AF易感,这些需要感应力敏感的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我们证明心房心肌细胞中的Tnf割除完全保护免受运动引起的心房变化的影响,而内皮特异性割除仅可以预防心房肥大。由于心房充盈压力在运动期间显著增加,且大多数与AF相关的临床情况(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代谢性疾病)也是如此,我们讨论了心房拉伸如何介导TNF的细胞自主效应和心房的致心律失常组织变化。
© 2023作者。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代表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出版。保留所有权利。如需权限,请发送电子邮件至:journals.permissions@oup.com。
Visits: 27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3 Sep

EliasVera-Siguenza,C...
Mathemat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tabolic network in an in-vitro multiple myeloma model.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癌细胞除了通过重塑代谢以存活和增殖外,还能适应并操纵其他细胞的代谢,这一特性表明,仅使用体外单细胞培养模型进行临床肿瘤代谢研究可能存在局限性,难以发现能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新型代谢靶点。尽管这一认识日益增强,并且解决这个问题的工作正在变得常规化,但仍有很多尚不明了。例如,关于癌细胞如何操纵非癌细胞的代谢的生化机制方面的知识以及对它们的存活和增殖产生的影响的了解仍然有限。此外,不同癌症类型和进展阶段的这些过程的变异以及它们对治疗的意义也仍然大部分未被探索。本研究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利用数学建模的预测能力丰富实验结果。我们开发了一个功能性的多细胞体外模型,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系体外共培养模型所引发的代谢网络。为了获得这个模型,我们设计了一个定制的人类基因组约束性重构工作流程,结合了传统的mCADRE和Metabotools算法、新颖的redHuman算法以及13C代谢通量分析。我们的工作流程将最新的人类代谢网络矩阵(Recon3D)转化为两个细胞特异性模型,并结合一个跨越共同生长培养基的代谢网络。当将我们的体外模型与体外模型进行交叉验证时,我们发现体内模型成功地再现了其体外对应物的重要代谢行为,包括细胞生长预测、呼吸速率,以及对表明细胞之间红氧化代谢物互相转运的观察提供支持的结果。版权:© 2023 Vera-Siguenza等。本文是根据创作公共许可条款的开放获取文章,允许在任何媒体中进行无限制使用、分发和复制,只要原作者和出处被标明。
Visits: 31
BIOMASS & BIOENERGY
2023 Sep 15

QuanZhou,JiajiaXiang...
Tumor Abnormality-Oriented Nanomedicine Design.
BIOMASS & BIOENERGY
抗癌纳米药物已被证明在缓解化学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方面有效。然而,在增强其治疗效果方面仍存在挑战。对病理学上的肿瘤微环境(TME)进行响应性纳米药物的研究有望克服传统纳米药物的生物限制,增强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减少副作用。本综述旨在定量评估TME中的各种病理异常,这些异常可以作为设计响应性纳米药物的独特内源性刺激,并提供对目前关于癌症治疗中响应性纳米药物的理解的广泛客观视角。我们剖析了癌症药物输送的典型过程和障碍,重点介绍了旨在应对典型药物输送过程中一系列障碍的响应性纳米药物的关键设计原则,并讨论了满足纳米药物所需特性的“一刀切”和“共同解决”战略。最后,我们对响应性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提供了见解。
Visits: 32
Best Pract Res Cl Ob
2023 Sep 15

DarrinDStuart,AngelG...
Precision Oncology Comes of Age: Designing Best-in-Class Small Molecules by Integrating Two Decades of Advances in Chemistry, Target Biology, and Data Science.
Best Pract Res Cl Ob
小分子药物自2001年伊马替尼首次获批以来,为基因定义患者群体的精准肿瘤学实践提供了可能。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癌症生物学、药物化学和数据科学的发展。这些进步共同提供了工具,以更加一致的方式设计出优秀的小分子药物,用于对抗已知、之前无法药物化和新型的癌症靶点。将这些工具集成并在熟练的药物猎手手中进行定制,将有助于发现针对更广泛癌症谱系患者的具有变革性疗效的药物。靶点中心的小分子药物发现需要考虑多种方法以识别可优化成候选药物的化学物质。为了能够成功和持续地做到这一点,药物猎手需要一套全面的工具箱,以避免只使用一种工具来满足任务的要求,从而避免“工具法则”或马斯洛锤子概念的应用。结合我们对癌症和癌症靶点不断增长的理解,以及以下药物发现技术进步,将加速肿瘤学领域下一代小分子药物的发现。©2023作者;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出版。
Visits: 29
ARCHIVES OF TOXICOLOGY
2023 Sep 15

SarahZeitlmayr,Ditil...
A dual role for ERK-1/2 in the regulation of plasmin activity and cell migration in metastatic NSCLC-H1299 cells.
ARCHIVES OF TOXICOLOGY
不同毒素或香烟烟雾的职业和环境暴露会引起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是一种在转移后存活率非常低的破坏性疾病。高过氨酸蛋白酶(plasmin)的活性是NSCLC转移的一个特征。人们普遍认为,转移性细胞的plasmin活性比原发肿瘤细胞更高。然而,关于这种升高的机制,我们了解甚少。我们比较了源自原发肺肿瘤的A549细胞和从淋巴结中分离的转移性H1299肺细胞的plasmin活性和细胞迁移情况。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A549细胞的plasmin活性和迁移较高。H1299细胞中的plasmin原生物激活物抑制物-1(PAI-1)mRNA水平较高,细胞外调控激酶-1/2(ERK-1/2)的活性增加。ERK-1/2抑制剂降低了H1299细胞中PAI-1 mRNA水平,并增加了plasmin活性和细胞迁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降低了A549细胞的plasmin活性和迁移,但增加了H1299细胞中的两者。该细胞因子大大增加了A549细胞中的PAI-1,降低了尿激酶型plasmin原生物激活物(uPA)水平,但在H1299细胞中仅轻度诱导了uPA和PAI-1表达。因此,TGF-β增强了H1299细胞中的plasmin活性和细胞迁移。此外,TGF-β在H1299细胞中比在A549细胞中更强烈地激活了ERK-1/2。相应地,ERK-1/2抑制剂完全逆转了TGF-β对H1299细胞中uPA表达、plasmin活性和细胞迁移的影响。因此,我们首次提供了表明TGF-β促进了plasmin活性增加的数据,并建议阻断TGF-β促进的ERK-1/2活性可能是抑制NSCLC转移的直接方法。 ©2023. 作者。
Visits: 28
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
2023 Sep 15

QinWang,JiachengXu,M...
Nrf2 knockout attenuates the astragaloside IV therapeutic effect on kidney fibrosis from liver cancer by regulating pSmad3C/3L pathways.
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
肝癌生成引起的纤维化肾损伤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黄芪提取物IV(AS-IV),一种黄芪提取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水肿和纤维化的治疗中很有用。Nrf2/HO-1是一种关键的抗氧化应激途径,有助于治疗肾损伤。Smad3磷酸化与肝癌生成有关。我们之前的研究明确了Smad3由Smad3不同磷酸化形式调控的肝癌生成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对黄芪提取物IV对肝癌生成引起的肾纤维化的治疗贡献进行了调查。重点是在AS-IV治疗期间,Smad3的磷酸化和Nrf2/HO-1途径的调控是否参与,并且Nrf2敲除是否对Smad3的磷酸化产生影响。我们对HK-2细胞进行TGF-β1刺激,并进行AS-IV干预。进一步,我们研究了肝癌生成过程中AS-IV对Nrf2敲除小鼠的肾损伤以及其作用机制。一方面,体外结果表明,AS-IV通过促进pSmad3C/p21的表达和Nrf2/HO-1的表达,降低了HK-2的ROS和α-SMA表达,并抑制了pSmad3L/PAI-1的表达。另一方面,组织病理学特征、血清生物标志物和氧化损伤指标的体内结果表明,Nrf2敲除加重了肾损伤。此外,Nrf2敲除通过抑制pSmad3C/p21途径并促进pSmad3L/PAI-1途径,降低了AS-IV的肾保护作用。实验结果如我们所猜测的那样。我们首次确定Nrf2缺陷增加了肝癌生成引起的肾纤维化,并通过调节pSmad3C/3L信号通路削弱了AS-IV的治疗效果。© 2023. 作者(们),在Springer-Verlag GmbH Germany独家许可下,属于Springer Nature。
Visits: 29
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
2023 Sep 15

AjitKumarBishoyi,Chi...
Nanosynthesis, phyco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cyanobacterium Oscillatoria sp.
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
Oscillatoria 藻类(Oscillatoria sp.)是一种蓝绿色藻类或蓝细菌,全球分布约305个物种。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几种具有工业和生物医学应用的次生代谢产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 Oscillatoria 藻类的已发表的综述没有记录任何药理学活性或可能细节,但藻类的详细化学结构在文献中有报道。因此,本研究考虑了 Oscillatoria 藻类的众多生物活性成分的相关药理学活性。此外,利用 Oscillatoria 藻类制备的金属纳米颗粒被记录为对多种培养的人类细胞株具有可能的抗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癌和细胞毒性效果。溶剂提取的 Oscillatoria 藻类和其衍生物吡啶、乙啶、脂肪酸和三嗪的抗菌活性均有详细的结构描述。为了理解研究差距的涵义,并提供一些建议,以进一步研究蓝细菌作为制药工业重要资源的前景,已进行了相应的努力。Oscillatoria sp. 的化合物是一种抑制恶性肿瘤细胞株的有效次生代谢物的重要来源,这可以通过整体开发获得。可以预期,通过对化学多样性更丰富、抑制剂相对更强效的天然 Oscillatoria 产物的全面开发,可能会在药理学活性与结构活性关系(SARs)的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 The Author(s), under exclusive licence to Springer-Verlag GmbH Germany,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Visits: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