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肿瘤类器官
肾上腺皮质癌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乳腺浸润癌
宫颈鳞癌和腺癌
胆管癌
结肠癌
结直肠癌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食管癌
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
头颈癌
肾嫌色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
肾乳头状细胞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
脑低级别胶质瘤
肝癌
肺腺癌
肺癌
肺鳞状细胞癌
间皮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肉瘤
皮肤黑色素瘤
胃癌
睾丸癌
甲状腺癌
胸腺瘤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癌肉瘤
眼部黑色素瘤
其他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3 Aug 20

QLi,JHuang,YSun,YXu,...
[Acetylcorynoline relieves 2, 4, 6-trinitrobenesulfonic acid-induced Crohn's disease-like colitis in mice by regulating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apoptosis].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探索乙酰异剧碱缓解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效应,并探索其潜在机制。使用雄性C57BL / 6小鼠进行TNBS处理,建立TNBS诱导的CD样结肠炎模型,随后通过灌胃给予盐水或10,20或40 mg / kg乙酰异剧碱治疗。通过监测体重变化,测量DAI和结肠长度以及组织学检查来评估乙酰异剧碱对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蛋白印迹和TUNEL染色检验检查经过LPS和乙酰异剧碱处理的结肠组织和培养的结肠器官样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结合蛋白印迹验证乙酰异剧碱诱导的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机制。
乙酰异剧碱处理显著缓解TNBS小鼠的体重减轻和结肠长度缩短,降低DAI评分和炎症评分(P < 0.05)。乙酰异剧碱治疗小鼠结肠组织中明显上调claudin-1的表达(P < 0.05),其中claudin-1、ZO-1和Bcl-2的蛋白水平增加,C-caspase3和Bax降低(P < 0.05),肠上皮细胞凋亡数量减少(P < 0.05)。在培养的结肠器官样细胞中,乙酰异剧碱显著增加ZO-1、claudin-1和Bcl-2的表达,降低C-caspase3和Bax的表达(P < 0.05)。KEGG路径富集分析提示,乙酰异剧碱治疗CD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该通路的激活在体内和体外模型中经过治疗后显著降低(P < 0.05),PI3K-AKT激动剂(740Y-P)显著促进了结肠器官样细胞中p-PI3K、p-AKT、C-caspase3和Bax的表达,并抑制了Bcl-2的表达(P < 0.05)。
乙酰异剧碱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在小鼠TNBS诱导的CD样结肠炎中具有保护作用。
Visits: 42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20

DCao,JCai,YLi,RDong,...
[TMEM64 is highly express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promotes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我们分析了在肝细胞癌(HCC)中TMEM64的表达,并研究了TMEM64表达水平对H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我们根据TCGA和GTEx数据库的数据分析了HCC和相邻组织中TMEM64的表达水平。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来检验TMEM64对HCC患者的预后价值,并基于TMEM64的表达和患者的临床特征构建了一个Nomogram。进行功能富集分析以探索潜在的信号通路,并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评估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我们还进行了细胞实验,使用CCK-8、EdU、集落形成、Transwell和愈合缝合实验观察了HCCLM3细胞中TMEM64沉默以及Huh7细胞中TMEM64过表达后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变化。
TMEM64的表达水平在HCC中显著高于相邻组织(P < 0.05)。Kaplan-Meier分析表明,TMEM64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 < 0.05)。多元Cox回归分析表明,高TMEM64表达是HCC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P < 0.05)。TMEM64的表达水平与NK细胞、CD8+ T细胞和浆细胞型pDCs细胞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P < 0.05)。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显示TMEM64在肿瘤侵袭和转移等通路中显著富集。Nomogram和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可靠性中等。在细胞实验中,TMEM64沉默明显抑制,而TMEM64过表达显著促进了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 < 0.01)。
高TMEM64表达可能作为HCC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并促进HCC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Visits: 30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20

LRen,MZou,XZhu,WXu,G...
[Curcumin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papillary thyriod cancer B-CPAP cells through the Keap1-Nrf2 pathway].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为观察姜黄素对乳头状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我们将B-CPAP细胞分别用5、10、15或2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并使用MTT测定法和Transwell测定法检测细胞存活、迁移和侵袭的变化。使用DCFH-DA探针检测处理后的细胞中的ROS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测定细胞中Nrf2和Keap1的表达水平。姜黄素的处理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了B-CPAP细胞的存活率(P < 0.05 或 P < 0.01)。姜黄素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了B-CPA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 < 0.001),并促进了ROS的产生,而应用NAC有效地逆转了姜黄素诱导的ROS增加。20μmol/L的姜黄素明显降低了Nrf2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增加了Keap1蛋白和mRNA的表达(P < 0.05 或 P < 0.01),同时显著降低了细胞核中Nrf2蛋白的表达(P < 0.05),对细胞质中的Nrf2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 > 0.05)。姜黄素通过Keap1-Nrf2信号通路抑制了乳头状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Visits: 34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20

XLin,MHuang,JChen,XZ...
[Manganese-based nanoparticles for chemodynamic therapy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为了研究葡萄糖氧化酶载荷和基于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Mn-GOx)的物化特征,以及其对胃肠癌的抗肿瘤效应。我们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位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能量色散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MSN@Mn-GOx纳米颗粒的形态、粒径和类似Fenton反应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我们建立了人结肠癌HT-29异体移植小鼠模型,利用MRI技术检查了MSN@Mn-GOx的抗肿瘤效应。我们使用反应性氧自由基(ROS)产生实验、CCK-8实验和EdU实验评估了纳米颗粒的体外抗肿瘤效应。MSN@Mn-GOx纳米颗粒呈固体球状,直径约为100 nm,Zeta电位为-35 mV。在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MSN@Mn-GOx对H2O2的催化效率高于不含葡萄糖的溶液,在 pH6.0时的Fenton-like特性强于 pH7.4时(P<0.05)。在肿瘤携带的小鼠中,MSN@Mn-GOx治疗剂量依赖地增强了肿瘤的T1成像(P<0.01)。与对照组和MSN@Mn组相比,MSN@Mn-GOx诱导了明显更高水平的ROS产生,并对胃癌和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MSN@Mn-GOx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化学动力学特性和强大的抗肿瘤效应,并为胃癌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选择。
Visits: 3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15

YanyanHu,HouhongWang...
NETosis: Sculpting tumor metastasis and immunotherapy.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中性粒细胞外细胞捕获陷阱(NETs)形成的过程,称为NETosis,是一种中性粒细胞的特殊死亡方式,最初观察到它是一种对抗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然而,最新的研究揭示了NETosis在促进肿瘤转移过程中的独特生物学作用。肿瘤微环境释放的中性粒细胞外细胞捕获陷阱(NETs)保护肿瘤细胞免受细胞毒性免疫攻击,导致肿瘤清除受损。此外,被NETs捕获的肿瘤细胞能够通过血管旅行,并在随后种植到远处器官。有针对性地消除NETosis已被证明有利于提高转移性环境中癌症免疫治疗的疗效。本综述概述了NETosis在几乎所有肿瘤转移阶段的影响。此外,了解NETosis与肿瘤微环境组分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对支持基于抗NETosis的高效联合免疫治疗策略的合理发展对于转移性疾病的患者至关重要。
© 2023 John Wiley&Sons A / S。由John Wiley&Sons Ltd.出版。
Visits: 3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Sep 15

VinitKumarYadav,Pree...
A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in vitro testing of anticancer drug.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磁控药物分子的隔离对于多种生物分析试验和测试至关重要,如药物筛选、数字PCR、磁致热和控制磁导药物靶向(MDT)。然而,几项研究都侧重于使用基于传统微加工和3D打印技术的各种被动装置稀释非磁性药物,分别导致对无菌洁净室设施和昂贵设备的需求。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经过战略设计和简便的无光刻工艺,使用多层PMMA基板制备磁性微流控装置,用于磁控抗癌药物的浓度相关分隔。该装置包含一系列的出口室孔,连接到五个主要的分隔微流控通道,用于收集不同药物浓度。微流控设计几何形状、磁铁配置和流体流速通过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模拟进行优化,以在微流控通道内获得系统的浓度梯度区域。阶梯状磁铁模式在磁性纳米颗粒上产生介于0.01-0.24 pN之间的衰减磁力,能够生成临床可接受的流量范围Q = 0.6-1.1 µL min-1的浓度梯度。该装置的室孔设计适应不同的细胞培养,并通过从入口引入预定浓度同时暴露五个不同浓度。因此,这种创新设计通过单一注射口提供了对每个室孔的可预测浓度控制,以最小化药物装载误差。药物的浓度梯度生成和对细胞培养室的暴露通过使用磁力和阻力控制运行一种时间可变的剂量筛选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量和荧光强度,确定了器件中被隔离药物样品的浓度范围为10-480 µg mL-1。使用该装置进行MCF7和NIH3T3细胞的细胞毒性测试结果与手动稀释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证明了该装置的可重复使用性。
Visits: 28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Sep 13

YosukeNishio,KohjiKa...
Gain-of-function MYCN causes a megalencephaly-polydactyly syndrome manifesting mirror phenotypes of Feingold syndrome.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MYCN是MYC原癌基因家族的成员,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在各种肿瘤中发现MYCN的体细胞突变,而致病功能缺失变异引起的Feingold综合征表现为小头畸形。相比之下,报道了一例MYCN中p.Thr58Met的致病功能增强变异的患者,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更多患者和病理生理分析以建立疾病实体。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两例与多指畸形相关的巨脑畸形患者,其中携带了MYCN的p.Pro60Leu和Thr58Met变异,并对此进行增强功能和失功能的Mycn小鼠模型进行了分析。对MYCN-Pro60Leu和MYCN-Thr58Met的功能分析显示,Thr58的磷酸化减少,降低了FBXW7泛素连接酶介导的蛋白降解。增强功能小鼠模型重现了巨脑畸形和多指畸形的人类表型,而大脑分析显示,在神经发生过程中中间神经前体细胞的过度增殖是巨脑畸形的发病机制。有趣的是,肾脏和女性生殖道明显显示形态异常,可能是器官发生过程中的过度增殖导致的。总之,我们确认了MYCN增强功能引起的巨脑畸形-多指畸形综合征,并揭示了MYCN在肿瘤发生和器官发生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增殖角色。Copyright © 2023。Elsevier Inc.发表。
Visits: 28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23 Sep 14

AhmadNanaa,RongHe,Ja...
Venetoclax plus hypomethylating agents in DDX41-mutat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ayo Clinic series on 12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Venetoclax(VEN)是一种FDA批准的选择性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BCL-2)抑制剂,用于治疗老年或不适合接受强化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将VEN与低甲基化剂(HMAs)结合应用已显示在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复发/难治性AML中有令人瞩目的响应率。然而,VEN和HMAs在治疗DDX41突变(mDDX41)的MDS/AML患者中的疗效尚不确定。尽管mDDX41 MDS/AML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特性,但在不同治疗方案下其反应的临床经验缺乏,导致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 2023 The Authors.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published by British Society for Haematology and John Wiley & Sons Ltd.
Visits: 32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023 Sep

YanGao,HuiShi,Hongyu...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identify TNFRSF1B as a novel T-cell exhaustion marker for ovarian cancer.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卵巢癌(OC)患者常常因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而显示出较差的免疫治疗反应。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免疫治疗标志物。通过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度严重边缘瘤和配对的正常卵巢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分析,我们发现了一种与OC预后不良相关的新型疲惫T细胞亚群。使用组织学染色、多细胞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验证了scRNA-seq的一些结果。此外,建立了一个携带肿瘤的小鼠模型,以研究TNFRSF1B治疗对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与中度严重边缘瘤和配对的正常卵巢相比,HGSOC显示出高度免疫抑制性的TME。随后,我们发现一种新型的疲惫亚群CD8+ TNFRSF1B+ T细胞,与低生存率相关。体外实验证明,TNFRSF1B在激活的CD8+ T细胞上特异性上调,并抑制干扰素-γ分泌。TNFRSF1B在CD8+ T细胞上的表达与OC临床恶性有密切关系,并通过140名OC患者的验证成为糟糕预后的标志物。此外,TNFRSF1B的阻断通过深度重建OC小鼠模型中的免疫微环境,抑制肿瘤生长。我们通过scRNA-seq分析的转录组结果揭示了OC TME整个肿瘤生态系统的高分辨率快照。我们的研究发现主要应用于预测OC患者预后的CD8+ TNFRSF1B+疲惫亚群以及TNFRSF1B的潜在治疗价值。这些发现证明了TNFRSF1B作为潜在免疫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并扩展了我们对OC免疫治疗失败因素的了解。© 2023 The Authors.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 on behalf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Clinical Bioinformatics.
Visits: 33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023 Aug 20

ZChu,YQu,TZhong,SLia...
[A Dual-Aware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for identification of glioma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genotype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amide proton transfer modalities].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PT)模态数据的胶质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分型的双感知深度学习框架,以协助无创诊断胶质瘤。我们收集了118例胶质瘤的脑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包括68例野生型和50例突变型。在所有病例中完成了脑部胶质瘤的感兴趣区域(ROI)勾画。APT模态成像不需要对比剂,其在肿瘤上的信号强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而野生型IDH的信号强度高于突变型IDH。对于APT模态,肿瘤成像和派生区域形态上有所变化,边缘轮廓特征不如其他模态明显。基于这些特征,我们提出了双感知框架,引入了多感知框架以挖掘多尺度特征,边缘感知模块则用于挖掘边缘特征以进行自动基因型识别。这两种感知机制的引入有效提高了模型对胶质瘤IDH基因型的识别率。每个模态数据的准确度和AUC也得到了提高,其中APT模态表现最佳,预测的准确度达到了83.1%,AUC为0.822,表明其对于胶质瘤IDH基因型识别具有优势和有效性。基于APT模态图像特征构建的所提出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对于胶质瘤IDH基因型分型和识别任务是有效的,并且有可能替代常用的T1CE模态,避免对比剂注射,实现无创IDH基因型分型。
Visits: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