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23 Sep 08
LeiTang,HuiminShao,Y...
Dominant negative TGFβ receptor II and truncated TIM3 enhance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CAR-T-cell therapy in prostate cancer.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免疫检查点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I(TGFβRII)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膜3(TIM3)已被确认为前列腺癌T细胞免疫抑制的贡献因素。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同时靶向TIM3和TGFβRII来提高特异性前列腺膜抗原(PSMA)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为生成dnTGFβRII-trTIM3-PSMA-CAR-T(DT-PSMA-CAR-T)细胞,PSMA-CAR-T细胞的表面过表达了显性负性TGFβRII(dnTGFβRII)和截短外溶核TIM3(trTIM3)。通过体外杀伤实验和动物实验评估了DT-PSMA-CAR-T细胞的疗效。DT-PSMA-CAR-T细胞表现出能够消除PSMA阳性前列腺癌细胞的能力,即使在存在外源性TGF-β和/或TIM3激活抗体的情况下也能如此。此外,该细胞还展示了在体外移植了GAL9-PSMA-PC3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中消除肿瘤组织的能力,延长了生存时间且没有明显的毒性副作用。本研究强调,在T细胞表面上上调dnTGFβRII和trTIM3可能会降低TGFβRII和TIM3的抑制效应。版权所有 © 2023作者。由Elsevier B.V.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57
HEART & LUNG
2023 Sep 11
ThawatchaiKhuanjing,...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 protects against trastuzumab-induced cardiotoxicity through reducing multip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athways.
HEART & LUNG
曲妥珠单抗(Trz)诱导的心脏毒性(TIC)是靶向抗癌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尽管氧化应激、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等机制被确定为潜在导致TIC的机制,但热凋亡和坏死凋亡在TIC中的作用尚未研究。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多奈哌齐阻断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在各种心脏病中具有保护效果。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多奈哌齐是否对具有TIC的大鼠具有抗心脏毒性的效果。我们假设多奈哌齐通过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死亡,改善左心室(LV)功能。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rz组(Trz 4 mg/kg/day, 7 天,腹腔注射)。Trz组大鼠被分成两组,一组饮用水(Trz组),一组口服给予多奈哌齐5 mg/kg/day(Trz+DPZ组)共7 天。评估心脏功能、心率变异性(HRV)和生化参数。Trz处理组大鼠表现出LV功能受损、HRV降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和氧化应激增加,导致细胞凋亡、铁死亡和热死亡。多奈哌齐联合治疗有效降低了TIC的这些不良反应,从而改善了LV功能。体外研究表明,多奈哌齐的细胞保护作用被毒性乙酰胆碱受体(mAChR)拮抗剂所抑制。 多奈哌齐通过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和心肌细胞死亡的作用对抗TIC,从而通过mAChR激活改善LV功能。这表明多奈哌齐可能是一种新的TIC干预策略。©2023年,费茨因斯蒂北医学研究所。
Visits: 58
Gastric Cancer
2023 Sep 10
Zhe-BinDong,Han-Ting...
LncRNA expression signature identified using genome-wide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to predict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stage T1 and T2 gastric cancer.
Gastric Cancer
淋巴结(LN)状态对评估相对早期胃癌(GC;T1-T2)治疗(内镜或手术)的治愈潜力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稳健而便捷的方法来在治疗决策之前鉴定LN转移。利用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初级T1胃癌数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基因组范围表达谱,用于确定能够检测GC LN转移的lncRNA表达特征,并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10-lncRNA风险预测模型。在硅验证和临床验证方法中评估了lncRNA面板在诊断LN转移方面的表现。硅验证是使用TCGA和亚洲癌症研究组(ACRG)数据集进行的。临床验证是在T1和T2患者中进行的,并将面板的效果与传统肿瘤标志物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比较。基因组范围RNA表达的分析确定了一组lncRNA面板,用于预测T1期胃癌的LN转移(AUC=0.961)。然后构建了一个由10个lncRNA构成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在T1和T2数据集中成功验证(TCGA,AUC=0.852;ACRG,AUC=0.834)。此后,在临床队列中验证了lncRNA面板的临床性能(T1,AUC=0.812;T2,AUC=0.805;T1+T2,AUC=0.764)。值得注意的是,与CT和传统肿瘤标志物相比,该面板表现出显著更好的性能。该新型10-lncRNA能够稳健地诊断相对早期胃癌(T1-T2)中的LN转移,具有良好的临床潜力。© 2023. 作者。
Visits: 61
EUROPEAN RADIOLOGY
2023 Sep 11
FeierDing,MinHuang,P...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from gadobenate dimeglumine-enhanced MRI can predict proliferative subtype of solit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EUROPEAN RADIOLOGY
为了研究通过钆珠葡胺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所得定量参数对肝细胞癌(HCC)的分子亚型和总体生存预测的价值。这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18例进行钆珠葡胺增强MRI的单发HCC患者。所有的HCC病变经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认。在肝胆相期内测量了病变与肝组织的对比增强比率(LLCER)和病变与肝组织的对比增强(LLC)。采用逻辑回归评估了增殖性HCC的潜在风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LLCER和LLC对增殖性HCC的预测能力。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了预后因素对生存结果的影响。LLCER是增殖性HCC的独立预测因子(比值比0.015;95%置信区间[CI],0.008-0.022;p < 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48-0.877),高于LLC、α-胎蛋白 > 100 ng/ml、卫星结节和边缘动脉期高增强(均p ≤ 0.001)。LLCER < -4.59%的HCC患者增殖性HC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LCER ≥ -4.59%的患者。LLCER是HCC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危险比0.070;95%CI,0.015-0.324;p = 0.001)。在肝胆相期,钆珠葡胺增强的定量参数可以以较高的准确性预测单发HCC的增殖性亚型。来自钆珠葡胺增强MRI的定量信息可以为肝细胞癌的亚型提供关键信息。这对于设计新型治疗策略,如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可能具有价值。• 病变与肝组织的对比增强比率(LLCER)是预测增殖性肝细胞癌(HCC)的独立因子。• LLCER相较于病变与肝组织的对比增强、α-胎蛋白 > 100 ng/ml、卫星结节和边缘动脉期高增强具有更好的预测增殖性HCC的能力。• LLCER < -4.59%的HCC患者的增殖性HCC发生率明显高于LLCER ≥ -4.59%的患者。© 2023. 作者,在欧洲放射学协会独家许可下。
Visits: 56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3 Sep 08
ShaghayeghHaghjooyJa...
Microfluidic-based technologies in cancer liquid biopsy: Unveiling the role of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HGT)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液体活检包括对非固体生物样本的分离和分析,使我们能够找到癌症患者分子特征、预后评估和更好的治疗决策的新途径。尽管传统的肿瘤发展理论认为,癌细胞与肿瘤之间以及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存在非垂直的DNA传播。被称为水平基因转移(HGT)的现象有能力通过传播编码能增加癌细胞存活或转移优势分子的基因来放大肿瘤的进展。目前,常见的液体活检方法包括分析来自原发肿瘤及其转移部位的细胞外囊泡(EVs)和无肿瘤DNA(tfDNA),这些是癌细胞中已知的HGT介质。当前的技术和分子进展通过使用诸如微流控技术的新技术加速了对HGT材料的高通量和高灵敏分析。本综述深入探讨了微流控技术与癌症液体活检中横向基因转移(HGT)材料的研究的融合。微流控的整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如高灵敏度、快速分析和分析罕见细胞群体的能力。这些特点在检测和表征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核酸和携带潜在HGT可能的遗传信息的EVs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癌症中的HGT现象引发了关于其在推动基因组多样性和获得性药物耐药性方面作用的有趣问题。通过利用微流控平台,研究人员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捕获和分析单个细胞或遗传材料,揭示癌细胞与周围基质细胞之间的遗传材料传播潜力。此外,微流控在单细胞测序中的应用使得对HGT事件相关的遗传变化的阐释成为可能,为肿瘤基因组进化提供了洞察。本综述还讨论了利用基于微流控技术研究HGT材料的挑战和机遇。总之,基于微流控技术显著推动了癌症液体活检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对HGT材料的敏感和准确检测。随着我们对HGT在肿瘤演化和治疗抗性中作用的理解不断发展,微流控与HGT研究的协同整合有望为癌症生物学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对精准肿瘤学和治疗策略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Inc. 发表
Visits: 53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
2023 Sep 08
DominikaBoldovjakova...
Management of the Rectal Stump after Subtotal Colectomy Operation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the Era of Immunologic Therapy: A Two-Centre Cohort Study.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
炎症性肠病(IBD)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如亚全结肠切除术以缓解症状。然而,IBD也存在肠道上皮发展异常和癌症风险增加的内在特点。尽管对于肠道完整的IBD患者已经有了公认的监测指南,但关于会阴残端监测的同时决策模型还比较缺乏。本研究旨在观察亚全结肠切除术后IBD患者会阴残端的情况。本研究是一个两个中心的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从NHS Grampian和NHS Highland的IBD手术数据库中筛选出患者。纳入从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亚全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并于2021年4月1日作为随访终点。从电子记录中收集了人口社会学特征、诊断、医疗和手术管理数据。在250例接受亚全结肠切除术的患者中,仅有一例(0.4%)在随访时间的中位数80个月内会阴残端发生了癌症。超过预期的72%患者会阴残端仍然存在症状。监测策略存在差异和不一致。然而,无论是没有监测、柔性结肠镜检查还是磁共振成像都未发现异常增生或恶性疾病。根据我们的结果,我们估计会阴癌的患病率低于以前报道的结果。由于目前缺乏相关指南,会阴残端监测策略存在差异,因此这是一个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考虑到这些患者中会阴癌的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以及该领域可用的证据水平较低,我们建议采用基于登记簿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重要的临床问题。© 2023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S. Karger AG, Basel.
Visits: 58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
2023 Sep 08
YingyingZhao,WeiyiCh...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three cohort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
鉴于超加工食品(UPF)的消耗增加,其潜在的健康影响引起了关注。UPF消耗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关联性是值得讨论的。本研究评估了UPF消耗与死亡的关联性。研究包括来自前列腺、肺、结直肠和卵巢(PLCO)癌症筛查试验(1993-2001)的108,714名美国成年人,来自英国生物库(2006-2010)的208,051名英国成年人,以及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 1999-2018)的41,070名美国成年人。饮食数据通过膳食问卷收集,并使用NOVA分类进行分类。UPF消耗以UPF在总食物中的重量比例表示。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CI)。中介分析用于评估英国生物库中多种代谢途径是否介导这些关联。分析于2022-2023年进行。三个队列的综合分析显示,UPF消耗最高四分位组与最低四分位组相比,所有原因的死亡风险更高(HR为1.16,95% CI为1.11-1.20),CVD死亡风险更高(HR为1.17,95% CI为1.06-1.28)。UPF消耗与癌症死亡风险无关。肝功能的生物标志物对全因死亡的调节作用最大(20.3%),而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对CVD死亡的调节作用最大(29.2%)。较高的UPF消耗与增加的全因和CVD死亡风险相关,多种代谢途径发挥中介作用。版权所有©2023。Elsevier Inc.发表。
Visits: 52
DIABETES & METABOLISM
2023 Sep 08
DhruviPatel,VikasKhi...
Cryptococcosis among HIV negative liver disease patients: Epidemiology, underlying conditions,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profile from tertiary care hepatobiliary center.
DIABETES & METABOLISM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有膜的酵母菌。对于免疫受损的艾滋病毒(HIV)和非艾滋病毒易感染人群来说,它是一个重要的病原体。这些易感染的人群包括癌症、皮质类固醇使用、结节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器官移植、免疫抑制药物使用和肝硬化等。在肝硬化患者中,它占系统性感染的6-21%。本回顾性研究在印度新德里的三级护理肝胆中心进行。对血液、脑脊液、尿液、体液和血清样本进行革兰氏染色、印度墨草染、真菌培养和鉴定以及隐球菌抗原检测。采用微量稀释法评估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了30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情况,并从各种样本中分离出40株隐球菌。在40个样品中,新生隐球菌分离自血液(62.5%)、尿液(15%)、腹水(10%)、微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5%),还有骨髓、脑脊液和胸腔积液样本各1例。墨草染阳性率为56%,所有样本均为隐球菌抗原阳性。酒精性肝病和乙型及丙型慢性肝病分别在43%和20%的患者中观察到。其他潜在的病症包括糖尿病(20%)、结核病(10%)、自身免疫性肝炎(6.6%)、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干燥综合征)(6.6%)、结节病(3.3%)、肝细胞性癌(3.3%)。C. neoformans菌株中有7.5%、5%、2.5%、7.5%和2.5%的非野生型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和伊曲康唑具有抗药性,但对伏立康唑的抗药性均为野生型。根据该研究,肝脏疾病是隐球菌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应该对隐球菌分离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及恰当的抗真菌药物使用加以研究和关注。 © 2023 Indi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 Microbiologists. Elsevier B.V.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52
DIABETES & METABOLISM
2023 Sep 06
ShahrzadMolavinia,Me...
Metformin alleviates sodium arsenite-induced hepatotoxicity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in mice by suppressing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DIABETES & METABOLISM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暴露于亚砷酸钠(NaAsO2)可引起糖尿病和肝毒性。二甲双胍(MET)是一种长期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物。此外,MET已被证明具有肝脏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MET对NaAsO2引起的肝毒性和葡萄糖耐量减低的影响。将小鼠分为四组:I组和II组分别连续五周接受蒸馏水和NaAsO2(10mg / kg,p.o.);III组和IV组在前三周接受NaAsO2(10mg / kg,p.o.),并在NaAsO2之前的最后两周接受MET(125和250mg / kg,p.o.)。于第35天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和组织参数也进行了评估。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NaAsO2引起的肝脏和胰腺损伤。NaAsO2导致高血糖、葡萄糖耐量降低以及肝功能酶显著增加。NaAsO2的给药显著降低了肝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巯基含量,并增加了反应性硫代巴比妥酸物质的含量。此外,还引起肝脏一氧化氮含量的增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和半胱氨酸天冬酶-3的蛋白表达的增加。相反,MET(250mg / kg)的治疗显著改善了NaAsO2引起的生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MET对NaAsO2引起的肝毒性和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显著影响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进而抑制炎症和细胞凋亡来发挥作用。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GmbH。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52
DIABETES & METABOLISM
2023 Sep 08
XuZhao,JuanjuanZhao,...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 potential target and pending issues for oncotherapy.
DIABETES & METABOLISM
随着宏基因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方法的发展,宿主与各种微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正在逐渐被理解。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了在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衰老和癌症)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发生明显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肠道微生物群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新疗法来源。目前,下一代益生菌(Next-generation probiotics,NGPs)作为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并影响癌症发展的治疗剂,正在日益受到关注。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种代表性的共生菌——黏液酰胺类埃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 muciniphila)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因其作为一种有前途的NGP。A. muciniphila的成分和代谢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发生,特别是通过对抗肿瘤免疫监视的影响,包括刺激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这也导致在各种情况下(包括癌症的预防和治愈)取得更好的结果。本文系统总结了A. muciniphila在肿瘤发生(涉及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癌症)和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我们仔细讨论了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将A. muciniphila作为代表性有益细菌应用于肿瘤治疗中解决,这可能为在临床肿瘤治疗中针对A. muciniphila的药物应用提供明确线索和帮助。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Ltd. 发布。
Visits: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