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02

GuoxunFeng,PenghuiWa...
MEX3A in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yroid cancer via targeting CREB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癌,其全球发病率一直在稳步增加。MEX3A是一种已知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高表达的蛋白质,包括甲状腺癌,并且与患者预后有关。然而,MEX3A在甲状腺癌中的肿瘤形成能力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了解。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MEX3A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我们确认MEX3A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过度表达。此外,我们发现MEX3A的高水平与AJCC分期呈正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MEX3A在甲状腺癌中的功能意义,我们抑制了B-CPAP和TPC-1细胞中的MEX3A表达。有趣的是,我们观察到MEX3A抑制可显著减少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改善细胞凋亡并阻止肿瘤生长。这些发现强烈表明MEX3A在甲状腺癌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我们的研究揭示了MEX3A与CREB1(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之间的重要相互作用。MEX3A与CREB1之间的相互作用似乎通过直接靶向CREB1来促进甲状腺癌的肿瘤发展。沉默CREB1观察到可以缓解MEX3A在甲状腺癌细胞中促进的恶性表型。综上所述,本研究突出了MEX3A-CREB1相互作用在甲状腺癌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MEX3A治疗该疾病的治疗潜力。
© 2023 作者。细胞生物学国际由John Wiley & Sons Ltd代表国际细胞生物学联合会出版。
Visits: 10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02

MostafaGmEl-Gazzar,M...
Quinazolinone derivatives as new potential CDK4/6 inhibitors, apoptosis inducers and radiosensitizers for breast cancer.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背景:CDK4/6靶向已经推动了乳腺癌的治疗。本文中,采用乙酰胺连接剂合成了新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作为潜在的抗乳腺癌药物。方法和结果:通过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评估,发现1,3-苯并二氧杂环(5d)具有最高的毒性。它对CDK4/6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5d使细胞周期停留在G1期,通过Annexin V-FITC检测导致早期和晚期凋亡,导致caspase-3水平升高,并在MCF7细胞中上调了Bax表达并下调了Bcl-2表达。当与单剂量8-Gy γ-辐射联合使用时,化合物5d展示出良好的放射增敏活性。结论:本研究介绍了作为新的乳腺癌CDK4/6抑制剂的喹唑啉酮骨架。
Visits: 14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02

SafaaAlJedani,Caroli...
Tissue discriminat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using image fusion of IR and optical microscopy.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一种基于回归的融合算法被用于将高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数据与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至颈淋巴结组织的H&E图像进行融合。这提供了关于在区分这些组织类型时,1252 cm-1和1285 cm-1处的FTIR吸收比率的成功的见解。这种成功是由于这两个波数处的吸收主要受DNA和胶原的贡献所主导。通过将融合光谱与胶原、DNA和细胞角蛋白的FTIR光谱进行逐像素拟合,可以以高空间分辨率揭示这些分子对组织的贡献。
Visits: 12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02

EmanASobh,MohammedAD...
Discovery of new thieno[2,3-d]pyrimidines as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for cancer treatment.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背景:EGFR被认为是癌症管理中的重要分子靶点。目的:发现新的噻吩[2,3-d]嘧啶衍生物作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方法:设计、合成并对九种衍生物进行体外和体内研究。结果:化合物7a显著抑制了HepG2和PC3细胞的生长,对EGFR野生型和EGFRT790M都有效。化合物7a引起了明显的凋亡效应,在S期和G2/M期阻滞了HepG2细胞的生长。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证实了合成化合物与活性位点的正确且稳定的结合方式。结论:化合物7a是一种有前途的双重EGFR抑制剂,可用于癌症治疗。
Visits: 1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2023 Aug 02

BoregowdaDhanalakshm...
Design, synthesis and docking studies of novel 4-aminophenol-1,2,4-oxadiazole hybrids as apoptosis inducers against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cells targeting MAP kinase.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缩合4-羟基苯胺酰苯胺(3a-c)和5-氯甲基-3-芳基-1,2,4-噁二唑(6a-d),我们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4-氨基苯胺酰-1,2,4-噁二唑杂环类似物。通过各种光谱技术(1H NMR,13C NMR,IR和LC-MS)验证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所制备的所有化合物都经过了体外和体内的抗增殖研究,对TNBC细胞系MDA-MB-468和MDA-MB-231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化合物7k显著促进了MDA-MB-468和MDA-MB-231细胞的凋亡,其IC50值分别为22.31 µM和26.27 µM。化合物7k与MAPK的关键活性位点发生相互作用,并展现出最高的-7.06 kcal/mol的对接得分。对接结果通过模拟100 ns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进行验证,揭示了与MAPK的各种稳定相互作用。因此,化合物7k与氨基酸残基进行了稳定的氢键和π-π堆积,并形成了π-cation相互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化合物7k的体外抗增殖研究与体内模拟研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7k被视为通过下调MAPK P38抑制TNBC的潜在新型前体。Ramaswamy H. Sarma通讯。
Visits: 10
CELL
2023 Jul 26

RonenEMukamel,Robert...
Repeat polymorphisms underlie top genetic risk loci for glaucoma and colorectal cancer.
CELL
在人类基因组中,许多区域由于串联重复变量序列(VNTRs)的可变数目而在个体之间长度不同。为了评估VNTRs对整个基因组的表型影响,我们采用了一种统计外推方法,估计了418,136个与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无关的参与者和838个GTEx(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参与者的9,561个常染色体VNTR基因座的长度。关联和统计精细定位分析确定了58个VNTRs,在UK Biobank中似乎影响了一个复杂特征,其中18个VNTRs还似乎调控了附近基因的表达或剪接。在TMCO1和EIF3H的非编码VNTRs上,出现了已知最大的与青光眼和结直肠癌风险相关的常见人类遗传变异贡献。这两个VNTRs中的每个VNTR与个体之间的风险范围相差2倍以上。这些结果揭示了非编码VNTRs在人类健康和基因调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作用在以前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版权所有© 2023年作者。Elsevier Inc.发表,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10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Aug 01

MatthewCGarrett,Rebe...
HDAC1 and HDAC6 are essential for driving growth in IDH1 mutant glioma.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低级别和次高级别胶质瘤中常含有IDH1或IDH2代谢酶的突变,据推测这些突变通过抑制许多调节DNA结构的染色质调节酶从而推动肿瘤发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有希望的抗癌剂,并已在临床试验中使用。然而,对其机制或基因靶点的清晰理解尚不足够。在这项研究中,作者通过遗传学手段对患者源性IDH1突变细胞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推动IDH1突变胶质瘤的生长。对一系列患者源性胶质瘤干细胞系(2个IDH1突变系,3个IDH1野生型系)进行了来自不同表观遗传类别的表观遗传修饰药物的药物筛选。测试了LBH(泛博多妥)对患者源性IDH1突变系的基因表达和染色质结构的影响。使用患者源性IDH1突变的胶质母细胞瘤体外模型(HK252),通过慢病毒RNA干扰敲除载体,分子解剖了高表达的每个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生长中的作用。然后,在体内异种移植模型(BT-142)中对这些结果进行了验证。IDH1突变导致两个不同IDH1突变过表达模型中的基因下调,DNA高甲基化,DNA可及性增加和H3K27低乙酰化。药物筛选确定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和泛博多妥(LBH)作为最具选择性的抑制IDH1突变胶质瘤系生长的化合物。在这十一种注释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11)中,只有六种在IDH1突变胶质瘤组织样本和患者源性胶质瘤干细胞系中表达(HDAC1-4,HDAC6和HDAC9)。慢病毒敲减实验证明HDAC1和HDAC6是最一致地对体外和体内生长至关重要并且靶向不同基因模块的酶。在体内敲减HDAC1或HDAC6导致了范围较小、侵袭性较弱的肿瘤。IDH1突变引起的基因失调是广泛的,只有部分能够通过直接抑制IDH1来逆转。本研究鉴定了HDAC1和HDAC6作为重要的可靶向酶,对IDH1突变胶质瘤的生长和侵袭性发挥重要作用。© 2023. 作者。
Visits: 9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Aug 01

AtefehKhodakarami,Ma...
Targeted Silencing of NRF2 by rituximab-conjugated nanoparticles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ells to Cyclophosphamide.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靶向耐药化疗的影响因素是增强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的一种途径。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中,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途径过度表达,并且似乎在细胞的生存和化疗耐药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CD20表达的CLL细胞产生了新的特异性纳米颗粒(NPs),同时具有抗-Nrf2和细胞毒作用。使用乳酸凝霉素(CL)制备了原始纳米颗粒,然后分别装载了利妥昔单抗(RTX)、抗-Nrf2的小干扰RNA(siRNA)和环磷酰胺(CP)来制备最终版本的纳米颗粒(NP-Nrf2_siRNA-CP)。所有干预措施都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上进行。NP-Nrf2_siRNA-CP具有令人满意的物理化学特性,显示了可控的抗-Nrf2 siRNA/CP释放,并且能够高效转染CLL原代细胞(包括PBMCs和BMNCs)。NP-Nrf2_siRNA-CP能够显著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表现为分别降低抗凋亡因子和增加促凋亡因子。此外,使用抗-Nrf2 siRNA与CP相结合,使CLL细胞对CP的敏感性增加。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RTX、CP和抗-Nrf2 siRNA的联合治疗是一种新颖而高效的治疗策略,能够破坏恶性CLL细胞。此外,纳米颗粒作为多重药物输送方法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特性,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视频摘要。© 2023.作者。
Visits: 12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3 Jul

OritKaidar-Person,An...
The Lucerne Toolbox 2 to optimise axillary management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a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 consensus.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腋窝淋巴结管理已从仅仅是外科管理的一个方面发展到包括整个多学科团队。欧洲癌症学会和患者代表的多学科合作组织“Lucerne Toolbox”的第二版解决了临床腋窝淋巴结管理的挑战,从诊断到腋窝的局部治疗。根据患者的旅程制定了五个工作包,针对特定的临床情景进行讨论。评委在72个陈述中投票表决,达成共识(75%或更多的一致)的比例为52.8%,大多数人同意(51%-74%的一致)的比例为43.1%,没有决定的比例为4.2%。根据投票结果,有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和标准化的淋巴结病理学应作为计划局部和全身治疗的先决条件,多数情况下可以用哨兵淋巴结活检(加上有针对性的方法)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积极的患者结果应该由低复发风险和低淋巴水肿发生率共同驱动。© 2023 The Author(s).
Visits: 9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2023 Aug 01

TingtingZhao,LihuaCa...
ReProMSig: an integrative platform f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producible multivariable models for cancer prognosis supporting guideline-based transparent reporting.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充分的报告对于评估预测预后模型的性能和临床效用至关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涉及多变量预后预测模型开发的转化和临床研究中,存在不完整或次优报告的现象,这限制了这些模型的潜在应用。虽然已建立的指南引入的报告模板为统一报告预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框架,但普遍缺乏合格的遵从,可能是由于在精准医学时代手动报告广泛模型细节所带来的琐碎挑战。在这里,我们提出了ReProMSig(可重复的预后分子标志),这是一个基于网络的综合平台,提供了用于癌症预后的多变量预测模型的开发、验证和应用的分析框架,使用临床病理特征和/或分子特征。ReProMSig平台通过以严格结构化报告文件的形式呈现方法细节和分析结果,支持透明报告,符合指南清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动输入的需求。生成的报告文件可以与开发的预测模型一起发表,以允许全面的调查和外部验证,以及用于预期病例的在线应用。我们通过分别使用ReProMSig开发了针对II期和III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分子标志,与ReProMSig复现的已发表标志进行了比较,证明了ReProMSig的用途。总之,ReProMSig在更透明、可重复的方式下为癌症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开发、评估和应用提供了一个集成框架,这将成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生物医学研究者的有用资源。© 2023作者。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保留所有权利。若需获得权限,请发送电子邮件至:journals.permissions@oup.com。
Visits: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