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LUNG CANCER
2023 Feb 04
EdouardAuclin,JoseBe...
Second-line treatment outcomes after progression from first-line chemotherapy plus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化疗加免疫治疗是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目前尚无研究评估在一线化疗免疫治疗后进展后二线化疗的疗效。本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进展后二线(2L)化疗在一线(1L)化疗免疫治疗下的疗效,包括总生存期(2L-OS)和无进展生存期(2L-PFS)。总共包括124名患者,平均年龄为63.1岁,其中30.6%为女性,72.6%的患者是腺癌,43.5%的患者在开始二线治疗之前具有不良的ECOG表现状态。64名患者(52.0%)对一线化疗免疫治疗产生了抵抗性(1L-PFS<6个月)。在二线治疗中,57名(46.0%)患者接受了紫杉烷单药治疗,25名(20.1%)接受了紫杉烷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12名(9.7%)接受了基于铂的化疗,30名(24.2%)接受了其他化疗。在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8.3个月(95%CI:7.2-10.2)时,开始二线治疗后,中位2L-OS为8.1个月(95%CI:6.4-12.7),中位2L-PFS为2.9个月(95%CI:2.4-3.3)。总体而言,2L目标反应率和2L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6.0%和42.5%。紫杉烷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和铂类二线治疗实现了最长的中位2L-OS:分别为未达到(95%CI:5.8-NR)和17.6个月(95%CI 11.6-NR)(p = 0.05)。与1L应答者相比,1L抗性患者的预后较差(2L-OS 5.1个月,2L-PFS 2.3个月)。在这个现实生活的队列中,二线化疗在化疗免疫治疗进展后取得了适度的活性。1L抵抗患者仍然是难以治疗的人群,强调了需要新的二线策略。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B.V.
Visits: 36
LUNG CANCER
2023 Feb 17
JunqiangFan,JieYao,H...
Frozen sections accurately predict the IASLC proposed grading system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lung adenocarcinomas.
LUNG CANCER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提出的肺腺癌(ADC)新评分系统已被证明具有预后意义。因此,在手术决策中,对评分系统的术中咨询非常重要。在此,我们评估了IASLC评分系统在冰冻切片上的准确性和观察者一致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预后表现。在2013年1月至6月期间(回顾性队列),我们回顾了373例I期肺ADC手术切除后的肿瘤分级的冰冻切片和最终病理切片。招募了一个前瞻性多中心队列(2021年1月至6月,n = 212),以确认结果。 回顾性队列和前瞻性队列的FS和最终病理(FP)幻灯片由三名病理学家进行肿瘤分级的审查。总体一致率分别为79.1%(κ = 0.650)和89.6%(κ = 0.729),其中前瞻性队列的协议一致性更高。存在复杂腺管是FS和FP之间不一致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存在与不存在:奥斯比比0.015,2.193)。三名病理学家的IASLC评分系统在FS上的观察者一致性良好(κ = 0.672,回顾性队列; κ = 0.752,前瞻性队列)。此外,通过FS诊断的IASLC评分系统可以很好地预测I期浸润性肺ADC患者的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率。 我们的结果表明,FS具有高诊断准确性和令人满意的IASLC评分系统观察者一致性。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将证实使用FS将患者匹配到适当的手术类型的可行性。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B.V.。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46
LUNG CANCER
2023 Feb 24
LiangZeng,YulingZhou...
Copy number variations mediate 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 to induction chemo-immunotherapy in unresectable stage IIIA-IIIB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尽管如此,支持某些阶段最佳管理方案的证据仍然是一个争议话题。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我们检查了新辅助诱导免疫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了这种治疗方式在中国不可手术的III期NSCLC患者中的生物标志物。从2019年1月17日至2022年1月17日,从三家中国医院中筛选出经鉴定为驱动突变阴性并接受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的不可手术III期NSCLC患者。收集了围手术期结果和生存数据。在可用的基线肿瘤样本和手术标本中进行回顾性生物标志物探索。共有94名患者接受了以化疗免疫疗法为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治疗。其中80名患有鳞状细胞癌,26名为IIIB期病。手术转化率为74.4%,R0切除率为98.4%。在接受手术的64名患者中,主要病理学反应(MPR)率为65.6%,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为42.2%。73%的N2疾病患者出现N0的下分化。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发生在43名患者中(45.7%),贫血最为常见。 ≥3级TRAEs率为3.2%(3/94)。还发现了拷贝数变异(CNV)倍性与MPR的显著关联。免疫化疗联合治疗不可手术的III期NSCLC不仅有效而且安全性良好。我们首次提供了CNV状况可能是MPR预测生物标志物的证据。 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B.V.。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33
LUNG CANCER
2023 Feb 18
ChristopherBrockelsb...
Brain imaging in lung cancer staging: A real-world, multi-centre study of prevalence of brain metastases, impact on treatment and re-modelling of the NICE health economic analysis.
LUNG CANCER
2019年,英国国家卫生与医疗保健卓越研究所(NICE)根据委员会专家的发布数据和建模假设,利用分析成本效益模型更新了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成像分期的推荐。本研究旨在使用真实的英国多中心数据重新运行此模型。回顾性数据收集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十一个急性NHS信托基本治疗临床II、III期肺癌患者的连续数据。在书面申请NICE肺癌指南委员会后,我们获准访问NG122脑成像经济模型,以便根据这项研究的真实世界结果更新输入参数。共分析了444名患者的数据。在II期和III期中,隐匿性脑转移瘤的总患病率分别为6.2%(10 / 165)和6.0%(17 / 283),而NICE经济模型中的患病率为9.5%和9.3%。 有临床III期NSCLC和预治疗成像中隐匿BM的患者中有30%完成了预定的局部治愈治疗,60%完成了脑SRS并有30%完成了WBRT。这与NICE的假设相比为0%,10%和0%。卫生经济学分析得出结论:在II期疾病中,脑成像不再具有成本效益(ICERs为£50,023-£115,785),而对于III期患者,脑成像仍然具有成本效益(ICERs 17,000- £22,173),MRI是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这种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NICE卫生经济模型的重新运行强烈支持NICE指南在治疗III期肺癌前进行脑成像的推荐,但对于治疗II期肺癌前进行CT脑成像的成本效益提出了疑问。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B.V. 。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34
LIFE SCIENCES
2023 Feb 20
ArankaBrockmueller,S...
Curcumin, calebin A and chemosensitization: How are they linked to colorectal cancer?
LIFE SCIENCES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主要的恶性疾病之一,具有高转移率和恶劣预后。治疗选项包括手术,通常在晚期CRC之后跟随化疗。经过治疗后,癌细胞可能会对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顺铂和伊立替康等经典细胞毒素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化疗失败。因此,对于保护健康的再敏化机制,包括辅助使用天然植物化合物,有很高的需求。印度姜黄植物中提取的两种多酚类姜黄成分——卡莱宾A和姜黄素,展示了多功能的抗炎和抗癌能力,其中包括对抗CRC的能力。在深入了解它们的表观遗传学调节全面促进健康的作用后,本文将多靶向姜黄衍生的化合物的功能性抗CRC机制与单靶向经典化疗药物进行比较。此外,通过聚焦卡莱宾A和姜黄素对5-FU、奥沙利铂、顺铂和伊立替康进行化敏化或重新敏化CRC细胞的能力,阐明了对化疗药物耐受性的逆转。两种多酚类物质通过调节炎症、增殖、细胞周期、癌症干细胞和凋亡信号传导,增强CRC细胞对标准细胞毒素药物的接受性,将它们从耐药转化为非耐药性CRC细胞。因此,可将卡莱宾A和姜黄素作为预临床和临床试验的一部分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治疗晚期转移性CRC患者的辅助化疗中克服癌症化疗耐药性的能力。本文还解释了将姜黄成分姜黄素或卡莱宾A作为化疗的附加治疗用于晚期转移性CRC患者的未来展望。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Inc.
Visits: 40
LIFE SCIENCES
2023 Feb 20
MohadesehNemati,Toob...
Nitrogen and copper-doped saffron-based carbon dot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ytotoxic effects o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LIFE SCIENCES
掺杂的碳点(CDs)在癌症治疗方面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我们旨在从藏红花中合成铜、氮掺杂的碳点(Cu、N-CDs),并研究其对人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的作用。通过水热法合成CDs,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EDX)、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将HCT-116和HT-29细胞培养于藏红花、N-CDs和Cu、N-CDs中,进行24和48小时的细胞活力测定。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评估细胞摄取和细胞内反应性氧气种类(ROS),使用Oil Red O染色监测脂质积累。通过乙酸溴苯青等/碘化丙啶(AO/PI)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进行细胞凋亡评估。通过Q-PCR测量miRNA-182和miRNA-21的表达,通过比色法计算硝酸盐和赖氨酸氧化酶(LOX)活性。成功制备和表征了CDs。治疗细胞的细胞活力随剂量和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HCT-116和HT-29细胞摄取Cu、N-CDs,并生成大量ROS。 Oil Red O染色显示脂质积累。与对照组细胞相比,AO/PI染色显示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同时凋亡基因的上调(p<0.0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Cu、N-CDs治疗细胞中NO的生成和miRNA-182和miRNA-21的表达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Cu、N-CDs通过诱导ROS的产生和凋亡作用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版权所有©2023。Elsevier公司出版。
Visits: 35
LIFE SCIENCES
2023 Feb 22
SamarImbaby,ShereenE...
The GSTP1/MAPKs/BIM/SMAC modulatory actions of nitazoxanide: Bioinformatics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 subcutaneous solid Ehrlich carcinoma-inoculated mice.
LIFE SCIENCES
艾氏腹水癌及其皮下接种形式的实体肿瘤(SEC)是探索化疗分子靶点的可靠模型。针对内在细胞凋亡的分子靶点,如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剂第二种线粒体(SMAC),发现了新的化疗方法。SMAC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的生理底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及其与MAPKs的密切关联在恶性细胞增殖、转移和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硝唑酮(NTZ)是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其针对的GSTP1证据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在经过小鼠接种的SEC模型中,通过测量肿瘤质量、肿瘤MAPKs、细胞色素c、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介导物(BIM)和SMAC信号通路以及其分子下游半胱氨酸蛋白酶3和9的变化,评估口服NTZ(200mg/kg/天)和5-氟尿嘧啶(5-FU;20mg/kg/天,腹腔注射)治疗方案的化疗作用。这些靶蛋白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显示直接有序的相互作用。在单独使用NTZ和5-FU治疗方案后,提取的肿瘤碟的组织形态学结构显示存活肿瘤区域减少,并带有明显的坏死周围。这些发现与肿瘤大小一致。每个独立的方案降低了EST组织中明显的GSTP1并提高了低的MAPKs表达、细胞色素c、BIM、SMAC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和9的表达。 NTZ在SEC中的化疗活性得到了证实。此外,NTZ具有SMAC调节活性,应在深入研究后作为治疗实体瘤的一种化疗方法。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Inc.
Visits: 37
LIFE SCIENCES
2023 Feb 22
OlaSMohamed,NayiraAA...
Lactoferrin alleviates cyclophosphamide induced-nephropathy through suppressing the orchestration between Wnt4/β-catenin and ERK1/2/NF-κB signaling and modulating klotho and Nrf2/HO-1 pathway.
LIFE SCIENCES
环磷酰胺是一种烷基化剂,具有广泛的治疗活性。目前,由于其众多的不良反应,包括肾毒性,其医疗用途受到限制。本研究旨在追踪乳铁蛋白(LF)对环磷酰胺(CP)引起的肾损伤可能具有的肾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将Spragw-Dwaly 大鼠口服 LF(300mg/kg)七天,随后注射一次腹腔内的CP(150mg/kg)。在LF治疗下,CP损伤的大鼠中,明显降低了肌酐和血尿素氮(BUN),明显上调了Nrf2/HO-1信号传导,并随之增加了肾脏总抗氧化能力(TAC),降低了肾脏丙二醛(MDA)水平。此外,LF治疗显著降低了CP处理动物中升高的肾脏p-ERK1/2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kappa B(NF-κB)水平。有趣的是,LF治疗下调了Wnt4/β-泡腾蛋白信号,同时增加了肾素基因表达和血清肾素水平。此外,LF治疗通过抑制GSK-3β表达和调节caspase-3 和 Bcl2 水平,减少了肾组织中的细胞凋亡。肾组织的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了LF对CP引起的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发现了LF对CP引起的肾病的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2/NF-κB和Wnt4/β-泡腾蛋白轨迹,增强klotho表达和Nrf2/HO-1信号传导来介导的。版权所有 © 2023 Elsevier Inc. 发布。
Visits: 35
LIFE SCIENCES
2023 Feb 23
YingGao,JieZhang,Jie...
FOF1-ATP synthase molecular motor biosensor for miRNA detection of colon cancer.
LIFE SCIENCES
建立FOF1-ATP合成酶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以准确识别结肠癌miRNA。用裂解离心法提取FOF1-ATP合成酶分子马达,采用ε亚基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连接到结肠癌特异性miR-17捕获探针上。设计双信号的信号探针以增加检测的准确性。当信号和捕获探针与目标miRNA结合时,FOF1-ATP合成酶的旋转速率会降低,导致ATP合成减少。通过ATP介导的化学发光强度和信号探针介导的OD450nm来确定miR-17的浓度。化学发光强度和OD450nm在5至200 nmol L-1范围内与miR-17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85,0.9989)。建立结肠癌小鼠模型,对血样和RNA提取物中的miR-17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与结肠癌进展一致,并且对低浓度的miR-17检测准确性可以与PCR检测法相媲美。总之,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快速、有前途的结肠癌miRNA检测方法。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Inc.发布。
Visits: 45
LIFE SCIENCES
2023 Feb 24
HosnyAIbrahim,AbdEl-...
Baicalein prevents capecitabine-induced heart damage in female Wistar rats and enhances its anticancer potential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LIFE SCIENCES
我们研究了苦参黄素(BAI)在MCF-7细胞系中增强卡培他滨(CAP)的抗癌潜力及其对CAP诱导的雌性Wistar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体外研究涉及评估BAI和/或CAP对MCF-7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周期进程和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BAI与CAP联合治疗显著降低了MCF-7细胞的活力,提高了它们的细胞毒性效应,显著提高了G1阶段细胞群体的百分比,极大地降低了G2/M阶段细胞群体,与单独治疗相比,显著改变了BAX和Bcl2基因的mRNA表达。体内研究发现,将CAP(140 mg/kg BW)口服给成年雌性大鼠,显著提高了血清肌酸激酶-心肌带(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以及心脏内TNF-α、IL-1β马拉酸酐(MDA)浓度,同时降低了血清和心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C)、心脏谷胱甘肽(GSH)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引起心脏组织的大量循环、炎症、退行性和坏死性改变。此外,CAP处理显著上调了NF-κB、TLR4、MyD88、ATF6、CHOP和JNK基因的mRNA表达。BAI(200 mg/kg BW)和CAP联合治疗显著改善了生化改变和心脏氧化还原状态和结构,同时调节了TLR4/MyD88/NF-κB通路和内质网应激。总之,BAI可以增强CAP的抗癌潜力,并缓解癌症治疗期间其心脏毒性作用。版权所有©2023年Elsevier Inc.发表。
Visits: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