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Articles below are published ahead of final publication in an issue. Please cite articles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authors, (year), title, journal, DOI.
查看全部
Deutsches Arzteblatt International
2023 Mar 24
KathrinNachtkamp,Gui...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New Methods of Diagnosis, Prognostication, and Treatment.
Deutsches Arzteblatt Internationa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总发病率为每年 10 万人中有 4 例,并且通常在评估细胞减少症时被诊断。中位生存时间为三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程各异,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发展成急性白血病。该综述基于从 2013 年至 2022 年、包括相关指南在内的 PubMed 数据库检索的文献。选择这段时间的目的是反映自 2013 年发表最新欧洲血液学会指南以来的发展。诊断的金标准是血液和骨髓的细胞形态学,辅以带状细胞遗传学、组织形态学和体细胞突变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分类融合了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考虑到体细胞突变,现在可以使用分子国际预后评分系统 (IPSS-M) 作为预后评估的辅助工具。通过使用标准化仪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在许多方面都有帮助。对于低风险患者,使用红细胞输注和铁螯合疗法进行支持性治疗。对于红细胞生成素-a水平低于 200ng/mL 的患者,可以给予红细胞生成素-a,对于存在5q缺失的患者,可以给予来那度胺,对于具有SF3B1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给予卢帕特塞普治疗。高风险患者应尽早进行鉴别,以进行治疗有治愈可能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不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5-氮杂胞苷可改善其预后。一旦确诊,新的预后工具如IPSS-M能够根据患者疾病的生物学方面以及他或她的年龄和合并症进行风险适应性治疗。
Visits: 45
Deutsches Arzteblatt International
2023 Apr 28
MartinSchuler,Servet...
Personalize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Deutsches Arzteblatt International
肺癌是德国所有癌症类型中最常见的死因,每年有45000名患者死亡。过去15年中,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创新延长了所有肿瘤阶段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基于当前的国内外指南和前瞻性试验,通过选择性检索文献得到最高水平证据。通过精确的诊断技术,包括功能成像和局限性疾病阶段的内支气管程序,非小细胞肺癌(新诊断85%)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当代手术和放射技术减少了治疗的发病率,扩大了局部治疗的范围。分子病理学,包括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评估,是非小细胞肺癌所有肿瘤阶段诊断评估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分层的细胞毒性/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并改善患者报告的结果。免疫疗法的引入使转移期的长期生存者的比例翻了一倍。相比之下,小细胞肺癌(新诊断15%)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明显改善。除了在高危人群中实施肺癌筛查外,还可以期望在认证的肺癌中心进一步开发和一致实施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来延长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Visits: 44
Biomarker Research
2023 Jan 18
YuanYuan,FanGao,Ying...
Advances of mRNA vaccine in tumor: a maze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iomarker Research
高频突变在肿瘤基因组中的存在可以作为肿瘤疫苗开发的一项有利资源。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智能算法以及肿瘤免疫学深入挖掘的突破,快速定位肿瘤细胞基因组变异并有理选择疫苗靶点已成为可能。在众多候选疫苗平台中,肿瘤MRNA疫苗的早期应用受到其不稳定、低效和过度免疫原性等技术瓶颈的限制,直到成功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才破解了疫苗制备的技术难关,让肿瘤mRNA疫苗在经济、稳定和高效的表现下迅速制备。本文系统总结了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点,筛选新抗原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疫苗制备策略以及临床试验的进展,同时介绍了当前mRNA肿瘤疫苗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3. 作者(们)。
Visits: 53
Biomarker Research
2023 Jan 17
WenjunRen,YixiaoYuan...
The func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 of YTHDF1 in the huma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cancer.
Biomarker Research
YTHDF1是一个经过充分研究的m6A读取蛋白,对蛋白翻译、干细胞自我更新和胚胎发育至关重要。 YTHDF1通过促进蛋白翻译或调节mRNA的稳定性等多种分子机制来调节目标基因的表达。 YTHDF1的细胞水平由复杂的转录、后转录和后翻译网络精确调节。非常坚实的证据支持YTHDF1在胚胎发育和人类癌症进展中的关键作用。 在本综述中,我们讨论了YTHDF1如何影响中枢神经、生殖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物学。因此,我们关注YTHDF1作为基因表达、复杂细胞网络、干细胞自我更新、胚胎发育和人类癌症进展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的一些相关方面。 我们提出YTHDF1是未来癌症检测、进展和预后的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 针对YTHDF1的治疗具有潜在的治疗潜力,因为YTHDF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对化疗和免疫疗法的抵抗有关。 ©2023年。作者(们)。
Visits: 49
Biomarker Research
2023 Jan 18
LuisAGodoy,JoyChen,W...
Emerging precision neoadjuvant system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Biomarker Research
在过去的十年里,分别针对基因驱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和非基因驱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大大提高了对于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这些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系统性治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前或手术后得到应用。2022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中和前奈伐珠单抗和化疗联合应用于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数个II/III期试验正在评估不同中和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非基因驱动非小细胞肺癌和靶向治疗基因驱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然而,精准中和前治疗的临床应用需要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过程中进行生物标志物测试和多学科协作的范式转变。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当前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最新的进展,生物标志物测试和终点选择的新挑战,及诊断过程中及时的多学科合作的实际考虑,以及对于可切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兴中和前精准系统治疗的展望。这些基于生物标志物的中和前治疗承诺可以改善手术和病理结果,减少全身复发,指导术后治疗,并提高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愈率。© 2022。这是一份美国政府工作,不受版权保护;可能适用外国版权保护。
Visits: 49
Biomarker Research
2023 Jan 24
YvyinZhang,PeihongWa...
Sitravatinib as a potent FLT3 inhibitor can overcome gilteritinib resistanc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iomarker Research
Gilteritinib是全球唯一被批准作为单一治疗药物用于携带FMS-like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然而,在临床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耐药性。Sitravatinib是一种正在多种实体瘤临床试验中评估的多激酶抑制剂。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sitravatinib对FLT3-ITD及FLT3突变体AML临床相关药物抗药性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在AML细胞系和表达不同FLT3突变体的BaF3细胞中执行生长抑制实验,以评估体外sitravatinib的抗肿瘤活性。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检验检查FLT3及其下游途径的活性。我们进行了分子对接以预测FLT3与sitravatinib的结合位点。我们在MOLM13异种移植小鼠模型和表达不同FLT3突变体的转化BaF3细胞的小鼠模型中评估了sitravatinib在体内的生存益处。我们还使用原发患者样本和患者源性异种移植(PDX)模型来确定sitravatinib的疗效。Sitravatinib抑制了FLT3-ITD AML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诱导了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体内研究表明,与Gilteritinib相比,Sitravatinib在MOLM13异种移植模型和BaF3-FLT3-ITD模型中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与Gilteritinib不同的是,Sitravatinib预测的与FLT3的结合位点不包括F691残基。Sitravatinib在体内和体外均对所有可用的FLT3抑制剂都不产生耐药性的FLT3-ITD-F691L突变产生了强大的抑制作用。与Gilteritinib相比,Sitravatinib通过更强大和稳定地抑制p-ERK和p-AKT保留了对存在细胞因子的FLT3突变的有效活性。此外,与Gilteritinib相比,FLT3-ITD患者样本对Sitravatinib的敏感性更高。我们的研究揭示了Sitravatinib在FLT3突变AML中的潜在治疗作用,并为治疗对当前FLT3抑制剂耐药的AML患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抑制剂。 ©2023. 作者(们)。
Visits: 46
Biomarker Research
2023 Jan 25
YingZhang,Hui-HuiHu,...
PET-based radiomics visualizes tumor-infiltrating CD8 T cell exhaustion to optimize radiotherapy/immunotherapy combination in mouse models of lung cancer.
Biomarker Research
累积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表明,放射治疗可能增强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身抗肿瘤反应,但联合治疗的最佳时机仍不清楚。肿瘤浸润CD8+ T细胞的总浸润和疲劳亚群可能是潜在的生物标志,表明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反应,其变化在放疗期间之前未经表征,而在临床实践中无法通过重复活检进行动态监测。基于肿瘤携带的小鼠模型,我们研究了消融放射后CD8+ T细胞总浸润和耗竭亚群的动态变化。在了解伴随T细胞耗竭的不同代谢特性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种PET放射组学方法来识别和可视化T细胞耗竭状态。消融放射后3至14天,CD8+ T细胞浸润增加,而在这一浸润期间的后期,毕生耗竭人口显着占主导地位,表明消融后3-7天可能是适当的ICI治疗窗口。建立了PET放射组学方法,以区分T细胞耗竭状态,在ICI和放射设置中均适用。我们还将PET图像上更多的异质纹理与进展的T细胞耗竭联系起来。我们提出了一种非侵入性影像预测程序,可以准确评估与ICI治疗和放疗相关的异质性T细胞耗竭状态,并可能成为及时估计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响应性和联合治疗的最佳时机的有前途的解决方案。©2023 The Author(s)。
Visits: 47
Biomarker Research
2023 Jan 25
YungchangChen,HaoSun...
The clinical and genomic distinctions of Class1/2/3 BRAF-mutant colorectal cancer and differential prognoses.
Biomarker Research
BRAF突变是结肠癌的致癌驱动因素,常见的变异类型为V600(Class1),导致无关RAS激活单体。BRAF非V600突变体可以进一步分类为RAS独立活性二聚体(Class2)和RAS依赖性受损激酶(Class3)。我们对328个未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突变分析,使用捕获基因杂交下一代测序技术,针对400多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检测到BRAF突变。我们研究了携带Class1/2/3 BRAF突变的患者的临床和基因学差异,发现携带Class1 BRAF突变的肿瘤显示出更独特的基因组特征。此外,使用cBioPortal的外部数据集,我们证明携带Class3 BRAF突变的患者比其他两个亚组具有最佳生存结局。这些发现有助于通过鉴别BRAF突变亚型来促进抗BRAF策略的发展。 © 2023.作者(S)。
Visits: 48
Biomarker Research
2023 Jan 24
QianLiu,PingzhaoHu
Radiogenomic association of deep MR imaging features with genomic profile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breast cancer.
Biomarker Research
传统的手工制作放射癌学特征是从磁共振成像(MRI)的肿瘤中提取的,一直被认为是浅显且低级的。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最新进展表明,从肿瘤图像自动提取的高阶深度放射癌学特征可以更有效地捕获肿瘤的异质性。我们假设基于MRI的深度放射癌表型与乳腺癌肿瘤的分子表型存在显著关联。我们的目标是从MRI中确定深度放射学特征(DRFs),评估它们在预测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临床特征中的意义,并探讨它们与多层次基因组因素的关联。 为了提取4,096个DRFs,我们构建了一个去噪自编码器,从110个BC患者的MRI中回溯提取。这些DRFs经过可视化和聚类处理。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用于测试它们与同一患者mRNA表达谱中提取的多层次基因组特征(风险基因、基因签名和生物通路活性)之间的关联。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模型来识别每种临床特征(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最有预测意义的DRFs。 与之前的研究提供的87个BC患者的36个传统放射癌特征(CRFs)进行比较。超过1,000个DRFs与风险基因、基因签名和生物通路活性相关(adjust P-值< 0.05)。 DRFs在使用DRFs进行预测时表现更好,可预测T、N、ER、PR和HER2状态(AUC > 0.9)。这些DRFs表现出显著的患者分层能力,并与相关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相关。作为对比,只有8个风险基因与CRFs相关。在预测临床特征方面,RFs表现不及DRFs。 基于深度学习的MRI特征在预测BC临床特征方面表现更好,且与GFs的关联更显著,这比传统的半自动MRI特征更好。我们的放射基因组方法为确定基于MRI的成像签名铺平了潜在途径,以发现调节特定肿瘤表型的遗传机制,并可能加速新型成像模式的转化为个性化医学。©2023年,作者(们)。
Visits: 55
Biomarker Research
2023 Jan 30
SihuiLi,ShizhenShen,...
Long non-coding RNA SLC25A21-AS1 inhibits the development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by specifically inducing PTBP3 degradation.
Biomarker Research
上皮性卵巢癌(EOC)是一种高发病率、快速转移且预后不佳的疾病。大多数女性在被诊断时处于中期或晚期,并具有较低的生存率。最近,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被认为在EOC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qPCR评估了SLC25A21反义RNA 1(SLC25A21-AS1)和多嘧啶轨迹结合蛋白3(PTBP3)在EOC细胞中的表达。通过EdU和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这些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的死亡率和细胞周期。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转移率。通过Western印迹法测量蛋白质表达。通过RNA免疫共沉淀(RIP)、IF-FISH共定位实验和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SLC25A21-AS1与PTBP3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小鼠异种移植模型评估SLC25A21-AS1作为肿瘤抑制因子调节剂的重要性。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lncRNA SLC25A21-AS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微不足道。一系列功能实验表明,SLC25A21-AS1的上调显著阻断了EO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而其下调则产生相反的效果。在体内小鼠EOC模型中过表达SLC25A21-AS1导致肿瘤生长减缓和转移能力减弱。此外,SLC25A21-AS1降低了PTBP3的蛋白稳定性,并促进其降解。一系列随后的实验发现,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调节PTBP3,SLC25A21-AS1抑制EOC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而SLC25A21-AS1和PTBP3的组合则为功能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我们的研究揭示了SLC25A21-AS1在EOC发展中的作用,并建议SLC25A21-AS1可以通过促进PTBP3的降解作为预后靶标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2023. The Author(s).
Visits: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