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肿瘤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2023 Feb 09

Chuan-LongZhang,Xiao...
Independent predictive value of blood inflammatory composite markers in ovarian cancer: recent clinical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NLR and PLR.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卵巢癌(OC)是全球影响妇女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某些血液炎症综合标志物在OC的预测价值已被广泛报告。它们可用于早期检测和OC的鉴别诊断并可用于预测受影响患者的生存率、治疗反应和复发情况。在这里,我们回顾了基于完整血细胞计数的复合炎症标志物,即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和全身炎症指数以及基于血蛋白的标志物,即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和预后营养指数在OC中的预测价值,重点关注NLR和PLR。我们参考了这六个标记的临床研究,回顾了患者人群,并总结了这些研究的标记截止值、意义和限制。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回顾性的,其中大多数是小样本的单中心临床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标记的截止值尚未统一,用于确定这些值的方法在研究中也有所不同。这些标记对生存的预测价值主要反映在多个亚型的卵巢癌(包括上皮性OC、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和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术后患者中。我们关注NLR和PLR,并计算了它们的汇总危险比。NLR和PLR可靠地预测O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因此,有必要调整重要的混杂因素,并进行长期的随访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澄清NLR和PLR的截止值和临床应用。© 2023.作者。
Visits: 70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2023 Feb 09

KeHuang,ShengjieXu,J...
Combined use of CA125,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nd 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for the diagnosis of borderline and malignant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s.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卵巢癌的死亡率在三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因其发作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卵巢浆液性肿瘤(BEOT)是一种低恶性潜能肿瘤,通常比卵巢癌有更好的预后。然而,由于临床症状相似和缺乏特异性肿瘤生物标志物和影像检查,BEOT很容易与良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EOTs)混淆。值得注意的是,一小部分BEOT会转化为预后不良的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因此,寻找可以容易获得和准确识别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MEOTs)以及BEOT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对于临床医生至关重要。癌胚抗原125(CA125)是术前诊断EOTs常用的生物标志物,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现在,炎症生物标志物,包括炎症细胞计数和相应比率,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已被证明与肿瘤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并被认为是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具经济潜力的代用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到适当的炎症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组合,以提高EOTs,特别是BEOTs的诊断效率。CA125、NLR和PLR在良性、边缘和恶性EOTs中均呈稳定上升趋势,并倾向于在晚期(III-IV期)和淋巴结转移MEOT组中比早期(I-II期)和非淋巴结转移MEOT组中更高。 CA125,NLR和PLR可以分别用于EOTs的鉴别诊断,但不能同时考虑灵敏度和特异性。联合使用CA125,NLR和PLR被认为更有效,特别是在识别BEOTs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CA125,NLR和PLR的水平与EOTs的本质和MEOTs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与单独使用或两倍组合相比,CA125,NLR和PLR的组合在识别EOTs的本质方面更准确,特别是针对BEOTs。 © 2023. The Author(s).
Visits: 72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2023 Feb 18

DiSun,YiningWang,Nin...
LncRNA DANCR counteracts 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by regulating the senescence process of granulosa cells through stabili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53 and hNRNPC.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对女性生育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然不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在长链非编码RNA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作用。长链非编码RNA DANCR参与细胞分化和多种癌症。它在卵巢中高表达,但其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作用仍未知。在这里,我们鉴定了一种新的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DANCR,它负面影响卵泡颗粒细胞的老化和卵泡萎缩。DANCR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颗粒细胞中被证明表达减少。此外,我们研制并鉴定了Dancr基因敲除小鼠,与Dancr +/+小鼠相比,这些小鼠表现出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表型和生育能力下降。进一步的体外实验表明,颗粒细胞中DANCR的沉默导致细胞老化和一系列与衰老有关的变化,包括增殖抑制、细胞周期G1阻滞和DNA损伤。机制研究揭示DANCR与hNRNPC和p53结合,而DANCR的沉默减弱了hNRNPC和p53的结合,从而增强了p53蛋白水平,显著促进了颗粒细胞的老化。这种新鉴定的长链非编码RNA DANCR通过调节hNRNPC-p53交互作用抑制了p53依赖的颗粒细胞老化,最终反抗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这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2023作者。
Visits: 74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2023 Feb 23

ZhongmianPan,Zhongbi...
Observ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patinib in advanced platinum-resistant 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广泛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估阿帕替尼在晚期顽固性经铂复发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收集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IIIC-IV期经铂复发的EOC患者的临床数据。对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进行了回顾和评估。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确定本研究包括的最终病例数据。根据1:2倾向性匹配,最终考虑了108名患者:阿帕替尼组36名,对照组72名。随访于2019年1月结束,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在阿帕替尼组中,ORR为30.56%,DCR为66.67%,而在对照组中,ORR为16.67%,DCR为44.44%。在阿帕替尼组中,中位PFS为6.0个月(95%CI 3.69-8.31),中位OS为15.8个月(95%CI 6.99-24.6),而在对照组中,中位PFS为3.3个月(95%CI 2.44-4.16),中位OS为9.2个月(95%CI 6.3-1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阿帕替尼在减少PFS [HR 0.40(95%CI 0.22-0.76),P = 0.0017]和OS [HR 0.40(95%CI 0.21-0.73),P = 0.002]的风险方面比常规化疗更有效。多元Cox分析显示,治疗周期和血清CA125水平下降是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阿帕替尼,治疗周期的长度和病变部位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阿帕替尼组的主要3-4级不良事件是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口腔粘膜溃疡,所有不良事件都可控制。阿帕替尼在晚期顽固性经铂复发EOC患者中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应开展更深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 2023. 作者(们)
Visits: 66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2023 Feb 24

XiaomeiWang,JingyuZh...
Molecular mechanism of Wilms' tumor (Wt1) (+/-KTS) variants promoting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ovarian epithelial cells by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表皮卵巢癌(EOC)是一种致命的妇科疾病。由于对其发病机制缺乏理解,因此目前没有确切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方法。研究揭示了威尔姆斯肿瘤(Wt1)基因在癌症中的多方面功能,可能与多个选择性剪接体的存在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Wt1(+KTS)或Wt1(-KTS)的过度表达可以显著促进人卵巢上皮细胞HOSEpiC的增殖和迁移,而Wt1(+KTS)的效应更为明显。为了探索Wt1(+/-KTS)变异体在HOSEpiC增殖和迁移以及卵巢癌(OC)发生和发展中的机制,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探索了Wt1(+/-KTS)在HOSEpiC增殖和迁移中的差异调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OC相关的中心基因,进一步探索Wt1(+/-KTS)在OC发生中的差异分子机制。最后,我们发现Wt1(+/-KTS)变异体对HOSEpiC的增殖和迁移的调控可能通过不同的基因和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并筛选出关键基因和不同调控基因,这些基因调控了卵巢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本研究的实施将为O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线索。© 2023. 作者(们)。
Visits: 68
AUTOIMMUNITY REVIEWS
2023 Mar

DurgaPrasannaMisra,K...
The effectiveness of tocilizumab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hibitors for Takayasu Arte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UTOIMMUNITY REVIEWS
高松氏动脉炎(TAK)对传统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具有抵抗性,常用生物制剂DMARD,如托珠单抗或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TNFi)进行治疗。202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推荐优先使用TNFi而非托珠单抗。因此,我们进行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通过对MEDLINE、Pubmed Central、Scopus、重要国际风湿病学会议摘要和临床试验数据库,更新先前对TAK中DMARD的系统性综述进行搜索,以评估托珠单抗在TAK中的证据基础,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共有35项涉及1082名TAK患者的研究[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11项对照和21项无对照研究,大多数是中等到高质量的]评估了托珠单抗在TAK中的应用。托珠单抗与安慰剂的RCT未能在意向治疗分析(风险比0.41,95%CI 0.15-1.10)中实现其主要终点的卓越性,但在符合方案分析(风险比0.34,95%CI 0.11-1.00)上成功实现了次要终点的卓越性。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托珠单抗和TNFi的临床缓解率(风险比[R.R.]托珠单抗vs TNFi 1.03,95%CI 0.91-1.17),血管造影稳定率(R.R. 1.00,95%CI 0.72-1.40)或不良事件(R.R. 0.84,95%CI 0.54-1.31)相似。3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托珠单抗优于环磷酰胺的临床反应(R.R. 1.55,95%CI 1.15-2.10)和副作用资料(R.R. 0.45,95%CI 0.25-0.80)。无对照研究的汇总数据显示,临床反应率为85%(95%CI 79-91%),血管造影稳定率为82%(95%CI 68-94%)。我们的研究显示,与ACR 2021年的建议相反,使用托珠单抗或TNFi治疗TAK具有相似的证据。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B.V.。
Visits: 64
AUTOIMMUNITY REVIEWS
2023 Feb 02

XavierBossuyt,Jean-B...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individuals with COVID-19 reflect underlying disease: Identification of new autoantibodies in systemic sclerosis (CDK9) and malignancy (RNF20, RCC1, TRIP13).
AUTOIMMUNITY REVIEWS
COVID-19中抗核抗体(ANA)高流行率已被暗示,但目标抗原的性质尚不清楚。我们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了229名COVID-19患者的ANA。使用免疫沉淀(IP)结合液相色谱-质谱(MS)确定高滴度ANA(≥1:320)的靶抗原。在COVID-19患者中,发现14人(6%)具有高滴度ANA(≥1:320)。在具有高滴度ANA的14个COVID-19病例中,有6个患有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5个患有肿瘤。IP-MS揭示了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已知靶抗原以及新的自身抗原,包括系统性硬化症中的CDK9和肿瘤中的RNF20,RCC1和TRIP13。通过IP-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这些新的自身抗原。总之,深入分析高滴度ANA的靶标揭示了系统性硬化症和恶性疾病中的新自身抗原。版权所有©2023 Elsevier B.V.出版。
Visits: 68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23 Mar

LienMReolizo,HelenWi...
Inhibition of Intimal Thickening By PRH (Proline-Rich Homeodomain) in Mice.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晚期静脉移植失败是由内皮细胞(EC)损伤和炎症引起的内膜增厚所致,从而促进了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去分化、迁移和增殖。不磷酸化的PRH(富含脯氨酸的DNA结合蛋白)S163C:S177C具有增强稳定性和持续的抗有丝分裂作用。因此,我们研究了经腺病毒输送的PRH S163C:S177C蛋白是否通过VSMC表型修饰减轻内膜增厚,而不会对EC造成不良影响。PRH S163C:S177C在体外(人难管静脉-VSMCs和人难管静脉-ECs)和体内(结扎小鼠颈动脉)通过腺病毒表达。使用西方印迹分析的收缩丝蛋白和胶原基质收缩量对增殖、迁移和细胞凋亡进行了定量化和鉴定表型。使用VCAM(血管细胞粘附蛋白)-1、ICAM(细胞间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测量和单核细胞粘附来定量EC炎症。接下来,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鉴定了PRH作用的新下游介体,这些介质和内膜增厚被在体内进行研究。PRH S163C:S177C与病毒对照相比,在人难管静脉-VSMCs中抑制了增殖、迁移和凋亡,并促进了收缩表型(增强收缩丝蛋白和胶原基质收缩量)。在人难管静脉-ECs中表达PRH S163C:S177C显著减少了细胞凋亡,而对细胞增殖和迁移没有影响,同时降低了TNF(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VCAM-1和ICAM-1以及单核细胞的黏附,抑制了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蛋白水平。在结扎小鼠颈动脉中表达PRH S163C:S177C显著阻碍了颈动脉结扎引起的新内膜增殖和增厚,而不影响内皮覆盖。下一代测序技术揭示了STAT- 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HDAC-9(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作为PRH作用的介质,并得到了体内和体外分析的支持。我们观察到PRH S163C:S177C至少部分通过STAT-1和HDAC-9信号途径抑制了VSMC增殖和迁移、促进了VSMC分化,同时促进了内皮修复和抗炎特性。这些发现强调了PRH S163C:S177C在抑制内膜增厚、减少晚期静脉移植失败的同时保护内皮功能的潜力。
Visits: 68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23 Feb 16

DevyDeliyanti,Willia...
CD8+ T Cells Promote Pathological Angiogenesis in Ocular Neovascular Disease.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CD4+和CD8+ T细胞在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病患者的眼内液中增加,但它们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仍未知。我们描述了CD8+ T细胞如何移行到视网膜并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素因子对病理性血管生成做出贡献。在氧诱导性视网膜病中,流式细胞术显示,在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病的发展过程中,CD4+和CD8+ T细胞的数量都增加了。有趣的是,CD8+ T细胞的耗竭而不是CD4+ T细胞可以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和血管渗漏。使用在CD8+ T细胞中表达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记者小鼠,这些细胞定位在视网膜中的新生血管丛附近,证实了CD8+ T细胞对疾病的贡献。此外,将缺乏TNF(肿瘤坏死因子)、IFNγ(干扰素γ)、Prf(穿孔素)或GzmA/B(酶A/B)的CD8+ T细胞移植到免疫能力全技术Rag1-/-小鼠体内,发现CD8+ T细胞通过这些因素介导视网膜血管疾病,TNF影响了血管病理的所有方面。CD8+ T细胞进入视网膜的路径被确定为CXCR3,CXCR3阻断减少了视网膜内CD8+ T细胞和视网膜血管疾病的数量。我们发现,CD8+ T细胞在视网膜炎症和血管疾病中有着被低估的作用。通过减少它们的炎症和招募通路,可以成为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Visits: 6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2023 Jan

ChawanPiansaddhayana...
ReCasNet: Improving consistency within the two-stage mitosis detection framework.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有丝分裂计数(MC)是癌症诊断和分级的重要组织学参数,但从全幅组织病理学图像获取MC的手动过程非常耗时且易于出错。因此,人们提出了深度学习模型来促进这一过程。现有的方法利用两阶段流程:检测阶段用于识别潜在有丝分裂细胞的位置,分类阶段用于改善预测置信度。然而,由于检测阶段的预测质量较差以及两阶段训练数据分布不匹配,这种流程可以导致分类阶段的不一致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深度学习流程Refine Cascade Network(ReCasNet),可以通过三个改进来缓解上述问题。首先,采用窗口重新定位方法来减少在检测阶段生成的质量差的误报。其次,使用另一个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象重新裁剪,以调整不合适数对象。第三,引入改进的数据选择策略,以减少分类阶段中的训练数据分布不匹配。ReCasNet在两个大规模有丝分裂细胞识别数据集上进行了评估,分别为犬皮肤肥大细胞瘤(CCMCT)和犬乳腺癌(CMC),结果在有丝分裂细胞检测的F1分数中获得了高达4.8%的百分点改进,MC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减少44.1%。ReCasNet所基于的技术可以推广到其他两阶段目标检测流程,并有助于改善广泛的数字病理学应用中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版权所有© 2022 Elsevier B.V.保留所有权利。
Visits: 67